第275章 漕运与海运(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这船老大姓韩,名水生。
  他常在长江上载客航行,故而对于一线水道上的码头十分熟悉。
  小沙船才一靠岸,孙悟范便急不可耐的来到甲板上。
  其实像这种小码头,最多是用来补给水米,哪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莫说金陵那种奢靡之地,便是江陵其也绝对比不了的。
  故而一下船孙悟范便有些后悔,嚷嚷着要赶快回到船上去。
  宁修与刘惟宁倒是无所谓,正好借着机会活动一番筋骨。
  人在船上的时间待久了,腿脚真的容易麻木。
  在码头活动的时候宁修听到有几名船夫在攀谈什么。
  他有些好奇,便侧耳听了听。
  “我说吴老哥,你这消息到底靠不靠谱,朝廷真的打算弃河运,走海运?”
  “嘿嘿,我有个妹夫,他在京中一老爷家做事,消息绝对错不了!”
  “要是这般大运河岂不是就废了!”
  “废不废又不关我们的事。我们是靠长江吃饭的哩,又不是靠大运河!”
  “唉,我倒是有不少朋友是临清的纤夫,这样一来他们都没饭吃了啊。”
  “怕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大不了叫他们来长江上拉纤。”
  “那可不成,那岂不是抢我们饭碗了吗!”
  宁修听了这一番话不禁暗暗皱眉。
  他肯定不会觉得这两名船夫说的就是朝廷定下的国策,但凡事不可能是空穴来风。
  既然有消息传了出来便证明朝廷或多或少有了这样的想法。
  这可是一件大事啊!
  自打隋唐以来京杭大运河逐渐成为了联通南北的枢纽。
  到了本朝,京杭大运河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
  江南的米粮、丝绸无不是通过沙船走大运河运送至京师,宁修甚至难以想象没有了大运河会是怎样一种情形。
  但是当政者已经在想了!
  这个想法肯定不可能是出自万历皇帝,那么最大的可能便是来自于张居正或者他的智囊团了。
  宁修心中不由得暗暗慨叹,张江陵真是为了大明殚精竭虑啊。
  此条若是真的能够施行,无异于一条重要变革。
  首先海运比漕运快,其次海运还比漕运速度快。
  无论从哪一条来看,走海运都优于漕运。
  那么,朝廷为何不用海运代替漕运?朝中就真的没有人看出这一点吗?
  不,能够在朝中做官的哪个不是人精,怎么可能这么显而易见的问题都看不出。
  正是因为他们看的明白,才选择不发声装糊涂!
  这里面牵扯的利益关系太复杂了啊!
  一条大运河养活了多少人,光是整条运河上的纤夫、码头的力棒的数量就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
  最为可怕的是,这些人都归漕帮管,而漕帮是朝廷不会轻易得罪的。
  如果朝廷贸然用海运代替漕运,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船的问题。这些船大多还是在漕帮手中,只要漕帮不点头答应提供船只,朝廷仍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朝廷现在突然放出风声,难道是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吗?
  自打隆庆开海以来,朝廷已经开了海禁。
  虽然只有月港一个码头,却也迈出了最艰难的第一步。
  至少现在没有人抱着“祖训”二字阻挠开海禁了。
  其实所谓海禁之争说到底还是两个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
  朝廷希望开海禁从而收税充盈国库。而地方浙商、闽商则不想开海禁,因为他们走私不用交税,开了海禁麻烦不说还得把白花花的银子送给朝廷。
  而因为浙商、闽商在朝中都有能说的上话的人,他们自然为了自己的利益力争。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朝廷虽然很想开海,却不能成行。
  如今同样的问题摆在朝廷的面前。
  究竟是继续漕运还是以海运代替漕运?
  继续漕运是最为稳妥的选择,不会有任何的乱子。
  但因为漕帮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依靠着大运河吸血,若不解决这一问题,迟早会出大事。
  如果用海运代替漕运,矛盾将会提前爆发。那么朝廷将面临数十万漕运纤夫、力棒失业的问题,同样很棘手。
  是选择长痛还是短痛?这当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宁修有些同情这位元辅少师张先生了。
  在旁人眼中他是贵不可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阁魁,但他实际上却有诸多掣肘的地方,有来自勋臣的,有来自文官集团内部的,有来自商人的,甚至有来自于皇帝的。
  眼下万历皇帝虽然对自己的老师面上仍然很恭敬,但实际上已经开始出现了反感的情绪。
  张居正处于这一漩涡的正中心,其压力可想而知。恐怕张居正自己也明白这一点,故而他每一步走的都很小心,可谓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宁修甚至在想如果把他放在张居正那个位置上,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就一定比张居正处理的更好吗?
  “宁公子,可以上船啦!”
  宁修正自出神,船老大韩水生便小跑着来到宁修身边,陪着笑脸道。
  宁修哦了一声,便和孙悟范、刘惟宁上了小沙船。
  伴着船老大韩水生一声高喝,小沙船离开码头重新扬帆起航。
  宁修的心情却没有刚离开荆州时那么轻松,面容十分严肃。
  孙悟范见状有些好奇道:“咦,宁贤弟怎么了。不会方才江山风大吹晕了吧。”
  宁修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我有那么文弱吗?我是方才在码头上听到那些船夫的对话,为朝廷为张阁老忧心啊。”
  “啊,你说那些船夫说的啊,他们也就是那么一说,八字没一撇的。”
  宁修却摇了摇头。
  这件事绝不是空穴来风,他觉得是朝廷故意放出风声来看看民间尤其是漕帮是什么反应。
  毕竟漕运到了晚明已经是尾大不掉的一大顽疾,这和晋商、矿商、盐商一样是朝廷解决不了的一个问题。
  这些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背后都有一个巨大利益集团。
  若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收上足额的税,明朝至少还可以再续命一百年吧?
  ......
  ......
  却说小沙船在码头进行了一番补给后,沿长江顺流而下一路上倒也顺畅。
  九月中旬,沙船抵达了南京城外。
  宁修与那船老大韩水生付足船资,便和好友孙悟范、刘惟宁下船往南京城中去了。
  南京古称金陵,乃是六朝古都。
  太祖皇帝朱元璋定鼎之后把都城定在了南京,要不是燕王朱棣恼不过削藩一气之下靖难夺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恐怕有明一朝都会把都城定在南京,绝不会有迁都之举。
  南京的繁盛是不言而喻的。即便在遍地繁华的江南,仅凭贵气其也可以盖过苏杭、扬州。
  孙悟范对南京十分熟络,便引着刘惟宁、宁修进了城,寻了一间上好的客栈住了下来。
  距离宵禁还有些时辰,孙悟范便提议去秦淮河逛逛。
  刘惟宁早就听闻秦淮河乃脂粉汇聚之地,这番来了自然不肯错过。
  至于宁修,多少也有些好奇。
  虽然他不屑做那等嫖妓的俗事,但看一看繁华的秦淮河景还是可以的。
  一行三人这便拔步往秦淮河方向去了。
  他们住的客栈距离秦淮河不远,穿过一个坊便也到了。
  与印象中的十里秦淮很不一样,展现在宁修眼前的秦淮更为宁静,仿佛一个不谙世事的处子。
  “孙兄,这秦淮河一直是这般宁静的吗?”
  宁修终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清了清嗓子问道。
  “嘿嘿,当然不是了。宁贤弟不会不知道这秦淮河是什么地方吧?这里是青楼楚馆汇聚之地,白日里自然显得清静了些,可一入夜,嘿嘿......”
  见死胖子笑的这么猥琐,宁修不禁暗暗皱眉。
  这个死胖子,就不能君子一些吗?
  见宁修面色凝重,孙悟范打趣道:“既然来了,不如便呆一夜......”
  大明实行宵禁制度,一旦宵禁闲杂人等一概不许上街,若是被巡更的衙役发现,免不了要吃一顿板子。
  不过宵禁只是对公共区域而言,你在自己家里如何逍遥官府自然不会管。
  故而像秦淮河这种青楼楚馆汇聚之地,简直就是王孙公子消磨夜生活的绝佳地。
  一入夜,秦淮河两岸便张灯结彩,就连画舫都打起了灯笼,站在近河楼中朝外探身望去,绝对会被这绝美的夜景所震撼。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孙悟范口中的‘不到秦淮非好汉’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是啊,宁贤弟,既然来了不如就去看看吧。我们找一家楚馆,叫个善弹唱的歌妓弹上两曲也可以啊。”
  刘惟宁也十分赞同孙悟范的提议,附声道。
  “这......”
  见二人异口同声,宁修也无可奈何,总不能他一个人回客栈睡大觉,让刘惟宁和孙悟范去青楼找姑娘听曲吧?
  那也太禽兽不如了!
  “好吧。”
  宁修笑骂道:“怕是孙兄提议来秦淮河时就已经想好了吧?”
  孙悟范连连摆手:“那怎么会,我是那样的人吗?”
  “少装正人君子了,谁是正人君子孙兄也不会是。”
  宁修翻了翻白眼道。
  孙悟范一脸委屈的道:“我在宁贤弟的心目中,就是这样的形象?”
  宁修打趣道:“不不不,孙兄在我心中形象是极其伟岸的。”
  孙悟范一脸悲愤道:“罢了,罢了,心痛!”
  刘惟宁咳嗽了一声,凑到孙悟范耳边低语道:“差不多就行了,用力过猛可是不好。”
  孙悟范这才稍稍收了‘力度’,吧唧吧唧嘴道:“我知道了。”
  别的方面宁修不知道,但在这沾花惹草方面,孙悟范却绝对是个中好手。
  很快,孙悟范便带着宁修、刘惟宁来到了秦淮河核心区域的一座青楼——天香楼。
  别看这天香楼名字俗气,却是秦淮河十分有名的一座青楼。不仅金陵城中的王孙公子趋之若鹜,更有江南各州府的贵公子慕名前来。
  前些时日天香楼举办中秋诗会,那真是一座难求。
  只是那时宁修与刘惟宁正在武昌府贡院参加乡试,无法一睹盛况。
  过了一个多月,天气逐渐转凉,来秦淮河寻欢的公子哥也少了很多。
  饶是如此,天香楼也是不愁生意的。
  故而当孙悟范领着宁、刘二人来到天香楼前时,那门前的小厮只无精打采的来了句:“几位公子里面请。”
  这让宁修很不舒服。
  再怎么说你也是个服务行业,娱乐场所啊,怎么一点服务精神都没有?
  这不是店大欺客是什么?
  见宁修面露不悦就要发作,孙悟范连忙抢先一步走到小厮面前,从袖中抽出一块木牌,幽幽说道:“我是你们天香楼的老主顾了,快带我去见吴妈妈。”
  那小厮一见木牌,面上的不屑立刻一扫而空,换了一副谄媚的嘴脸道:“哎呦,原来是孙公子啊。这两位是您的朋友吧?快里面请!”
  我靠!
  宁修看到这番场面,直是惊了个呆。
  这厮变脸简直比老天爷变天还快啊。
  宁修便凑近去瞧,只见那黄杨木牌上写着一个孙字,并没有什么太过特别的地方。
  待小厮把他们领到堂中坐定,上了茶水点心扭身前去通报老鸨时,宁修才抓住机会问道:“孙兄,你方才拿出的那块木牌究竟是什么?为何他一见木牌态度变化这么大?”
  孙悟范十分得意的说道:“宁贤弟啊,别看这只是一块木牌,可是价值一千两银子呢。”
  宁修深吸了一口气道:“别开玩笑了,一块木牌怎么可能值一千两银子。”
  孙悟范嘿嘿笑道:“这块木牌可不简单,有这块木牌出入天香楼畅通无阻,且一应花费可以打个对半。”
  我靠,还有这种操作?
  这不就是后世酒店会所的vip会员卡吗?大明的青楼行业竟然眼光这么毒辣,连vip会员卡都搞出来了?
  细细一想,这种vip会员制度不具备推广的可能。
  也就是天香楼这样的顶级青楼能够推出这种会员卡。毕竟普通青楼给一个当红的姑娘赎身也不过几百两银子,若是没有顶级消费能力的顾客群,搞这种吸引眼球的事情就是找死。
  ......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