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敦请推行新政折

  “可是,香帅,这朝中如今暗潮涌动,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一旦我挂印而去,保不准就会惹来政敌对您的攻讦啊……”
  梁敦彦急声说道。
  张之洞沉默了一下,方才说道:“无妨,想要动我的人多了去了,但是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动的了老夫,老夫出身清流,朝中的清流一党,大多与我有香火之情,李鸿藻与刚毅等人更是我的至交,后来我又主张洋务,李鸿章、刘坤一等人由于我遥相呼应,互相援手,清流跟洋务两派都不找我的麻烦,单单是朝中那些顽固派,动不了我;除此之外,你可以隐匿行踪,前往上海,带到离开上海之后,我会上书朝廷,向朝廷请罪,同时以此为契机,说动朝廷推进维新变法,朝廷已经到了不变不行的地步了……”
  梁敦彦登时明白过来,张之洞这是要借着这件事情推进变法,借着变法将这件事情给压下去,所有人关注得焦点都放在了变法上,自然就不会关注自己挂印而去这件事情了。
  “香帅,这样一来,终究是要给你惹下不少麻烦的……”
  张之洞笑道:“麻烦总是要来的,站在这个位置上,没有麻烦,那就是庸臣庸才,老夫宁可回家种地!抵达奉天之后,告诉袁啸,老夫生是大清的臣子,死是大清的臣子,从一而终,方才是老夫的最佳归宿,我生君为生,君生我已老,却是不能与其共襄盛举了,这华夏神州,早晚还是要看他的,至于朝廷,唉,日薄西山,想要恢复康乾盛世,难如登天了……”
  “我!”
  梁敦彦跪倒在地,泣声道:“香帅,学生叩谢香帅再造之恩!”
  梁敦彦得到了张之洞的首肯,终究还是登上了前往上海的轮船,从武昌到上海,近两千里,乘坐轮船,也不过就是三四天的时间,就可以抵达。
  五日之后,张之洞将早已经准备好的请罪的折子,发到了京城!
  两道折子,一道是湖广总督请罪折,另一道是敦请朝廷变法自强折!
  请罪折在朝廷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一个汉阳道挂印而去,虽然有张之洞御下不严之罪,但是终究对于张之洞这样的封疆大吏来说,也算不得什么,张之洞在朝中盟友无数,谁也不愿意在这样的事情上寻张之洞的晦气,即便是弹劾,最多朝廷也就是下旨申斥,罚俸,或者降职留任,过不了三两年,甚至用不了三两年,张之洞依旧是封疆大吏,但是这梁子可就结的深了,回过头来,应景的时候,张之洞发动的反击,可不是谁都能够招架的住的,不管是清流还是洋务派,张之洞的势力太大了。
  但是敦请朝廷变法自强的折子,却是引起了轰动。
  如今的京城,因为杨度、熊希龄的邀请,众多举子乃至于名士纷纷远赴奉天,在政坛文坛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原来的袁啸,也不过就是一个将领,虽然成立了什么临时共和国,但是一介武夫,又能搅起什么风浪来?治国安邦,凭借的还是文人,可是现在这么多的文人前往奉天,那奉天文臣如云,武将如雨,那就真的是根基稳固了。
  张之洞的折子放在了慈禧跟光绪的书案上,两个人面沉似水,民间请求变法自强的声音不绝如缕,但是终究是民间的声音,掀不起什么风浪,可是现在作为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折子就不一样了,这是封疆大吏,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封疆大吏,张之洞在朝野上下的名声,比之李鸿章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在门生故旧所在皆是啊。
  张之洞的折子到了,如今朝野上下,鼓吹变法的声音更大了!
  “少荃,香帅的折子你已经看过了,你怎么说?”
  慈禧沉声道。
  一旁的李鸿章低声道:“启奏太后,如今变法自强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袁啸在奉天折腾的太厉害了,每日前往奉天的学子举子不在少数,至于中原各省的流民前往关外的就更多了,山海关设卡阻拦,那些流民就翻越长城出关,甚至有的直接乘船出海,进入奉天,如果我们在不求变的话,不出十年,关外三省的人口将会超过三千万,乃至于四千万,再加上关外三省辽阔富饶的土地,鼓励共商,实力将会直线上升啊……”
  “翁师傅,你看呢?”
  慈禧没有说话,转而向翁同龢问道。
  翁同龢在这些日子里,不断地向光绪帝劝导推进维新变法,是朝中最积极的一个了,甲午之败,使得翁同龢看到了日本走向强大的原因,就是明治维新,一个弹丸小国,因为变法,就成长成了可以与大清相抗衡的强国,不得不说,这个结果太刺激人了,如果大清维新变法呢,以大清的万里疆域四万万人口,那绝对会让大清一跃成为世界强国,与英美并列而毫不逊色!
  翁同龢沉声道:“启奏老佛爷,事情很清楚了,不管是沙俄,还是日本,都因为各自的变法,使得国力日强,特别是日本,明治维新到现在不过三十年的时间,日本竟然具备了与我们全面抗衡甚至占据上风的国力,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没有理由不变法自强啊,民间士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已经多次上书朝廷,请求变法了,臣以为,变法自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翁师傅!”
  一旁的刚毅厉声道:“祖宗之法,焉能轻言废立?各省督抚,援引西洋武器,编练新军,二十年之功,耗费国家多少钱粮?不照样有甲午之败?大清中兴,靠的是道德强盛,靠的是文不贪财,武不畏死,靠的是祖宗法度!你们轻言变法,难道变了就能够超越西洋的列强吗?一旦变更祖宗法度,那就会天下大乱啊!”
  刚毅疾言厉色,一旁的大学士徐桐,同样痛心不已,极力阻止,坚决反对变法,两派再度争执起来。
  不过,这一次变法的声音还是占了上风,最重要的是,光绪皇帝发话了。
  “不用再议了!”
  光绪喝道:“亲爸爸,朕决心已定,无论如何也要试上一试,推动变法,还请亲爸爸勿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