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战序幕

  水泽上箭矢飞梭,杀声震耳欲聋,赵军的攻势犹如狂风暴雨般猛烈。芦苇边上唐军败退之势,已是不可逆转。
  唐军士卒在泥泞中扑腾,挣扎着,但此刻却无人怜悯,尸体层层累叠着,陷入泥泽中,以各种姿势匍匐着。
  武士彟上阵时,伤了右手一条胳膊,他自负武力过人,平日对阵七八个人都不是他对手。但赵军长枪阵,令他有种无懈可击之感。他拿着步槊,想要近身前方就是一排密密麻麻的枪林,可是上到阵前时,武士彟才发现,你要想杀透枪林,就要和赵军士卒以命换命。
  唐军之中不缺乏这样敢于换命的死士,他们拿着长兵器杀出赵军阵中,在一排枪矛杀死之际,也能反手将手中兵刃插进赵军士卒身躯里。但这样的程度根本不足以抵挡赵军推进,赵军死了一个,随即又有士卒后补跟上,前仆后继。
  一排排枪矛后面,是覆下铁面下的目光,冰冷冷的没有一丝感情。
  武士彟上阵时根本没有砍死一名赵军,就被捅伤了胳膊,若非铠甲坚固,他这手臂就废了。武士彟难以想象,这样的枪阵,这样的士卒,这样坚固的铠甲,需要赵军花费多少人力物力才训练出来的强军。
  武士彟愤怒之下,想拔剑自刎,当下转念一想自己娇妻,乃是前朝宗室杨氏之女,年轻美貌,又刚刚为他诞下一女儿,他请了天下第一相士袁天罡给这女儿看相。袁天罡说这女儿有贵人之相,若非时运阻碍,将来贵不可极,但也可以是一位名扬后世的人物。
  武士彟想到这里,断了寻死之念,而这时候芦苇边,唐军援军已是逼退湖面上的赵军的舟师,将船划到岸边来。
  岸边被赶落下水。淹死的唐军已有数百,但见舟船行来,一个个人都差一点喜极而泣。
  士卒争相恐后登船而上,为了争夺一船。唐军士卒相互推搡,而前方士卒也不甘心,再也不抵抗了,全军一面向湖边涌去。
  “将军,我们速速登船。”
  武士彟看着全军一片惨败之相,无言以对,在亲卫的护卫下,一并向渡船拥去。这些亲卫从渡口上抢了一艘舟船来,硬将武士彟推上船去。
  武士彟坐上船后,面无表情。而身后无数唐军士卒伸出五指向武士彟喊道:“将军救我!”
  “将军救我!”
  武士彟扭过头去装作没有看到,他的亲卫将要相争船的唐军士卒轰走后,直接要撑船离去。
  眼见武士彟可以逃走,这时候湖边马蹄声响起,一行轻骑沿着湖边杀散唐军后。直冲武士彟的小舟而来。
  “唐将休走!”
  轻骑为首之人,乃是尉迟恭的长子尉迟宝琳,只见他拍马而至,抬手张弓射箭,一箭将撑船的唐军亲卫射落水中。
  少了撑船之人,船顿时在湖边打转。
  一人又要站起拿船篙,只要再推开数丈。就能划入湖中,逃开赵军的追击,但这人只是刚起身又是被尉迟宝琳一箭射杀。
  武士彟见此一幕不由惊道:“好箭法!”
  在昭馀祁的对岸,鼓声已是渐渐停止。
  襄武王李琛听着鼓声停歇,目光泛出了泪水,良久之后一口鲜血从口中喷了出来。
  “将军!”
  “大帅!”
  一旁士卒纷纷上前。紧张地道。
  李琛转过头问:“三千将士救回来几人?”
  “不足百人。”唐军士卒垂下头。
  “武将军呢?”
  “陷在对岸,应该是殉国了。”
  李琛仰天道:“此战之失,罪责在吾啊,是我对不住三千将士。”
  “大帅切莫自责,实在是赵军太狡猾……”
  “前军虽败。但主力尚在,大帅我们可以整兵再战。”
  李琛摇了摇头道:“不可,我上表向陛下请罪,请他再派援军,全军先在此扎营!”
  湖畔。
  唐军降卒一队一队地被押入祁县之中。
  尉迟恭高坐马上,满意点了点头,一旁士卒道:“大帅,唐军几乎全部被歼,只有几十人漏网的,我军在岸边捡到铠甲五百多具,刀枪剑槊尚未不及清点。这战虽说不上大捷,也可以小挫唐军士气了,可以向陛下报捷了。”
  “不必麻烦,等抓到李琛,就一并送去就是。”一旁尉迟宝琳接过话去,哈哈大笑道。
  尉迟恭看了儿子一眼,没说什么,他对这儿子十分宠爱,虽在军中也没有太约束他。何况这一次他立下大功,将唐军大将武士彟生擒了。
  尉迟恭道:“李琛还有近三万人马,主力未损,岂是那么容易消灭的,你先率士卒押着武士彟赶往太原,并告之你苏叔叔获胜之事,他知道高兴了,必定会向陛下替你请功。”
  “是,父帅。”
  “慢着,武士彟此人乃是李渊心腹,必可以从他口中知道李唐内部军情,你要好好看着,不可让他自杀,懂了吗?”
  “是,我又不是三岁小孩。父帅告辞。”
  说完尉迟宝琳拨马而去,尉迟恭见了不由摇了摇头。
  在祁县这一场遭遇战,揭开了唐赵大战的序幕,这惨烈的湖边激战,不过此后大战的序幕。
  长安东郊,唐军的大旗,鲜艳夺目。
  千军万马汇聚于此。
  关中府军,李唐最精锐十万人马聚集于此,士卒鲜衣怒马,精神饱满。
  李渊见此一幕,不由满意一笑,拿起玉壶于一身戎装的李建成,李元吉二人杯中斟酒。
  “满饮此酒,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谢父皇!”
  李建成,李元吉振声言道,说完将酒杯一揽大口喝下。
  饮毕,二人向李渊一抱拳道:“父皇请回,待儿臣得胜的消息传来!”
  李渊微微笑着点点头道:“好,不愧是我李渊的儿子,父皇在长安等着你们得胜的消息。”
  “必不会令父皇失望!”
  言罢之后。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一并翻身上马。
  轰!
  大鼓擂动。
  三军士卒顿时一振。
  李建成策马来到三军之前,高呼道:“唐军万胜!”
  “万胜!”
  十万唐军声浪此起彼伏,咆哮之声如同惊雷。
  李渊看着这一幕。不由欣然地点了点头。
  然后幡动旗行,三军人马行进,漫道之上,烟尘滚滚!
  李渊负手立于将台之上,踌躇满志。
  一旁大臣陈叔达上前道:“陛下放心,太子,齐王殿下此次东出关中,必能破洛阳得胜而归。”
  李渊看向陈叔达笑了笑道:“破洛阳得胜而归是必然的,但谁说朕的大军要东出关中了?”
  此言一出众臣都是讶然。按照计划,不是李唐大军从北中南三路同时出兵。攻打洛阳吗?而十万唐军主力作为中路军主力,出潼关,一如当初李世民讨伐王世充那般。
  李渊自信地道:“兵法有云,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朕用兵谋划岂非他人所能够意料,众人都以为朕要三路齐攻洛阳,但朕却自有定计。”
  众臣听了虽是不解李渊之意,但一并道:“陛下运筹帷幄,微臣等远不能及。”
  李渊微微笑着,却没有没有说话。
  长安以北,蒲津渡。
  这蒲津渡对于立都于关中的李唐而言。至关重要。当年李渊晋阳起兵入关中,走得是蒲津渡,李世民出兵河东,反击攻打太原的赵军,也是走得蒲津渡。
  而今日唐军主力将再踏此路。
  二月之后,春暖花开。蒲津渡的黄河半月前,还是浮冰顺水而下,相互碰撞,轰隆作声的场面,而现在已是不见。
  黄河上水流翻滚。浪涛之声澎湃于耳。
  三座浮桥横跨河面,唐军士卒登桥行马,急急过河,战马嘶嘶而鸣,河岸两边聚集唐军士卒是人声鼎沸。
  李建成,李元吉二人穿着甲胄,目望这十万大军横渡河面景象。
  李元吉道:“父皇之谋略,果真是我等兄弟不能企及,先前放出风声,说我军十万主力要东出关中,竟连满朝文武都瞒住了。而今我们不是东进,而是北渡黄河吧,必是出乎所有人之意料吧。”
  说到这里李元吉不由得意的哈哈大笑。
  李建成笑着道:“是啊,连我们都以为如此了,赵军也必然料定,我军会三路攻打洛阳,故而重兵都布置在河南,最后却没有料到我们虚晃一枪,大军北上渡过黄河,与淮安王的河内军会师。这一下赵军上下是要手忙脚乱了。”
  “这也是父皇料事如神,赵军细作自以为刺探得我军机要,却没有想到是我们给他故意放出的假消息。”
  说到这里,兄弟二人齐声大笑,在他们眼中此战已是胜算已是有五成了。
  在洛阳以北,河阳的黄河渡口上,浊浪滔滔,从南至北望去,河阳三城依次雄伟挺立,扼守住这南北要冲之地。
  眼下正是黄河解冻之后,浮桥通行之时,无数南来北往的商旅正从河面上急行过河。
  他们尚不知唐赵大战的消息,对于他们而言,囤积了一个冬天,手中的货物必是十分紧俏,要在这时将货物卖去,必是能大赚一笔。
  浮桥之上一片车水马龙的景象。
  ps:多谢丫影和小黄牛两位书友的万金之赏。收到大家的打赏很惭愧啊, 因为我更新一直不算快,还能得到大家这样支持,这里只能说十分感谢了。
  嗯,晚上还有一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