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美博命

  洪全笑着道:“既然是干爹的意思,那就收了吧。”
  他侧目看向冯硕一道:“把整个汝宁府各县的玉器库存都拾叨在一起,三万件大抵是够用了的。这些年你赚的也不少了,人不能太贪心,贪心的人,下场都不会太好,咱家说的可对啊?”
  冯硕一眼看着自己的汗从眉毛上滴到了衣袖,他勉强的笑了:“洪公公说笑了,小人一介贱商,赚的钱把银子,还不是替几位大人做个过路财神。”他顿了顿,眼珠一转,笑道:“明日,明日小人在落霞楼摆上一桌酒席,唤上几位当红的美人儿,给洪公公接风洗尘。”
  洪全摆摆手道:“咱家一向不喜风尘女子,那股脂粉味儿熏得人难受。”
  这就是喜欢良家女子了?
  话说的这么明白,冯硕一哪能听不懂,他眼前忽然闪过来玉器行做工的那个美人儿,是叫宁娘吧?
  因为要集中在过年时盘点玉器,不是卖身奴的都放回家乡了,此时叫来也来不及。他笑着回道:“小人倒是识得一位美人,此女出身农户,身世背景干净,那相貌...”
  他扭着肥硕的身子,谄媚的笑道:“高挑又温柔,才十四岁的年纪,一双桃花眼让人一见难忘。洪公公若是喜欢,等过了年,小人便将此美送到您宫外的宅子去。”
  他要博一个活路!
  私下见洪全一次,证明自己还有用处!
  即便没了玉器生意,他也还有用处!
  洪全泯然一笑,薄唇一启一合,道:“那咱家就静候佳音了。”
  冯硕一暗自舒了一口气,笑着拱手朝三人拜了拜,道:“小人这就去联络汝宁府各县的玉器行,赶紧将货物备齐,争取早些将货物发去广州府,这就不耽误三位大人。”
  洪全满意的点了点头,摆手道:“回去吧。”
  “是。”冯硕一感觉自己浑身都汗湿了,他走出门去,双腿打着颤,扶着墙从县衙后门走了出去。
  曹宗明目送冯硕一出门,收回目光,笑了笑道:“洪公公,县尊,这个冯硕一...”
  陆远道:“还用说么?”
  洪全道:“义父对二位是信任的,可自古以来商人重利,都是信不得的。等货物发出去,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了结的后患都处理干净。”
  “是。”曹宗明长舒了一口气,外面突然响起爆竹声音,几个孩子的笑声飘进院内。
  过年了啊,过了年,就再也不必提心吊胆了。
  下南村,沈家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前,吃着热气腾腾的猪肉白菜馅饺子,今年的饺子猪肉放的特别多,一家人吃的满嘴流油。
  饭后,沈家夫妇坐在炕沿上,三个子女规规整整的跪在面前,喜气洋洋的一拜:“爹、娘,过年好!”
  “好好。”沈王氏笑得合不拢嘴,从袖子里拿出三个小红布包,递给沈成。
  沈成将红包分别给了三个孩子,沈家三姐弟喜笑颜开的接过压岁钱站起身来。
  过年了,沈康微笑着,这是他在大明过的第一个年,简单而温馨,让他第一次体会到过年的乐趣。
  “好了,快睡觉,明儿起早给村邻们拜年。”沈成笑着轰几个孩子。
  “是!”三姐弟脆生生的回答。
  这一晚沈宁独自住在后屋,沈家爹娘又住回了一起,沈康躺在炕上,道:“二兄,过了年我就九岁了,你也十三岁了,现在开蒙咱俩都晚了,所以一定要倍加勤奋。”
  沈昌“恩”了一声,回道:“我这辈子都没想过,自己有能识字的一日。”
  沈康怅然一笑:“三年时间,转眼即逝。咱们勤奋,旁人也勤奋,到底是晚了些。除了读书,我真想不出还有什么路能出人头地。”
  沈昌道:“我听你的,三儿,二兄信你。”黑暗之中,沈昌目光有些迟疑,问道:“三儿,你也说我们已经晚了,勤奋,真的有用吗?”
  沈康再一次被自己二兄的通透震惊,他转头看向他,这个憨直率真的外表下,或许隐藏着一块未经打磨的玉石。
  他笑着道:“一个人的成就,不是以勤奋多少来衡量的,勤奋也并非真能成就一个人。世人看到的,并非你勤奋的过程,而是结果。”
  他低笑了两声,接着道:“勤奋,要找对方向。”
  明朝科举侧重于时文与策论,时文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八股文,八股文的出题一般取自四书五经。
  当然,也不是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就能考取功名。
  写八股文分为八个步骤,分别是: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当朝首辅夏言曾规定,八股文取纯正典雅,温柔敦厚之文,而非一味堆砌华丽辞藻之文。
  科考一途路漫漫,这便是勤奋的方向。
  沈昌怔了半晌,低低的嘟囔道:“小三,我怎么觉得你像是我的大兄了?”他的语气有些失落,他不明白,自己年仅九岁的弟弟,为什么忽然之间明白那么多的道理。
  偏偏,这些道理在他听来都很中肯,很受用。
  沈康泯然一笑道:“谢谢,二兄。”
  “谢我什么?”
  沈康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低喃道:“好困...”说完,闭上双眼,翻身睡去。
  次日晨起,沈康照例在院里练了一遍五禽戏,又慢跑了约莫一个小时,用冰凉的井水洗脸,一家人用过朝食,拎上几样薄礼在村里走动了一番。
  村邻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户人家,淳朴善良,并没有沈康预想中从小说里看来的那种人渣亲戚。相互嘘寒问暖热热闹闹,直到黄昏一家人才回到家来。
  乡村里的正月,孩子们整日漫山遍野的玩闹,大人们则三五相聚喝点小酒,日子过得惬意又舒适。
  转眼间,就到了正月十八。
  这一日,沈成赶着牛车同沈宁进县城辞工,沈王氏将新缝好的布包和两件青色对襟长袍,分别给了沈昌与沈康,然后不咸不淡的道:“去刘相公家要听话,家里留了饭,昏食早些回来。”
  穿上一身青衣,兄弟俩都很高兴,满嘴答应着出门而去。踏过乡村雪地,走过羊肠小道,终于来到了墨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