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到程家,妻程李氏!

  我的嫁妆早在去年朝廷准备攻取北疆而缺少军资的时候,就被我捐给了朝廷。
  当然也就不可能再有嫁妆,可父皇母后却为了我婚后在程家的地位却故意趁着弼郎冠礼之时,给弼郎赐下百万贯的财物作为嫁妆!
  从古至今,还从未有过,皇帝与皇后为人冠礼,可父皇母后却为了我的婚事而去宿国公府为弼郎冠礼!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从小到大,因为我的病,父皇母后在我身上付出的爱便是那般的沉重,而现在我的病已经好了,可是他们对我的付出,却从未改变过......
  拿着手上沉甸甸的三书,我满是欢喜,这代表着我即将成为弼郎的结发妻子,与他相伴一生。
  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佳婿,可也是我无法言语的亏欠。
  这一生,我欠父皇母后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多得我用尽一生,也偿还不了。
  按照礼制,公主的婚嫁是要准备一年的时间的。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弼郎没有闲着,除了准备婚嫁的事宜,依旧在朝堂上绽放着他独有的光彩。
  他成为了国番监的祭酒,专门去训教那些归降我大唐的番外蛮夷。
  听说他又联合了不少七宗五姓的世家子弟创建了一个叫银行的商铺,连父皇也都在商铺中入了股份。
  他还在组织军械司的人重修秦直道,又因东征高句丽的军略谋划让一众军方重臣心服口服。
  按照父皇的意思,似乎是在我与弼郎大婚之后,就要准备对高句丽用兵了。
  弼郎在为大唐的江山社稷奔波劳苦,而我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也没有闲着。
  我一直跟随着母后学习婚后该如何生活,处理家事,处理婆媳关系,又如何相夫教子。
  母后是一个非常贤惠的女人,自小到大,她从来都是我学习并效仿的榜样。
  父皇在外征战时,她总能把秦王府处理得井井有条,不让父皇在外征战而分心,亦在归来之时无须为府内杂事而烦恼。
  她也时常入宫代父皇侍孝,维持打理好父皇与朝臣之间的关系,亦不与其他姬妾争宠。
  可以说,我从未见过如母后这般贤良淑德的女人。
  或许,正是母后这般的完美无瑕,才会深受父皇的敬重与爱戴,让父皇如此的挚爱。
  我登上了大红花轿,没有住在公主府,而是如愿以偿地嫁入了程家,嫁入了宿国公府。
  今日之后,我将是弼郎的结发妻子。
  我想,在我百年之后,在我的墓志上将会刻上‘程李氏’的名讳。
  尽管这一年来随着母后学了不少的家庭知识与礼仪,可我的心里依旧忐忑不已。
  因为弼郎的母亲,我的婆婆非是一般的女人。
  她出自七宗五姓之首的清河崔家,是齐郡公崔逊的嫡孙女。
  对于汉家世族之首的七宗五姓,在这些高门大族的世家女子面前,哪怕我是大唐的公主,嫡长公主,我的心里也是自卑与忐忑的。
  尽管已经嫁入程家的清河姐姐说,姑婆是个很和蔼可亲的长辈,可我的心却是如此的慌乱。
  诚如清河姐姐所言,姑婆和蔼可亲,雍容可近,我与弼郎,不与夫君的新婚生活过得非常得美满。
  可是,幸福的时间,却是那般的短暂。
  马上,夫君就要作为军方大将追随父皇远征高句丽了。
  高句丽是华夏的故地,早在西汉之时就是汉家四郡所在,后来魏晋离乱被蛮夷从华夏占领了出去。
  后来,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死伤数百万而不下,这高句丽也一直是父皇的夙愿与心病。
  为此,父皇还特意将我召入宫中,好言劝慰了一方,向我致歉。
  但其实,父皇大可不必如此。
  父皇是一位雄才伟略的君王,他有着赶超秦皇汉武的雄心壮志,高句丽是他势在必得的念想。
  无论是作为大唐的公主,还是父皇疼爱的女儿,我都应该为父皇、为大唐尽上一份心力。
  而我,也是不能拴住夫君的。
  他也是举世无双的国士,他亦有为国家开疆扩土的雄心,他必当在青史上写下万古流芳的美名!
  作为妻子,我能做的,便是好生照顾好公婆、处理好家务、让他安心在外建立功勋,默默地为他祈祷,等待着他的凯旋归来!
  而我,也知道自己是不能拴住夫君的。
  夫君这般英雄盖世、国士无双的男人,必当受到无数女人的追捧与热爱,远远不是我一人能够拴住的。
  在龙首原为夫君送行之时,我见到了夫君喜爱的另一名女子,武曌。
  她出自功勋贵族,是荆州都督应国公武士彟的嫡二女,其母族出自高门世族弘农杨家。
  其家世是配得上给夫君为妾的,甚至不说为妾,便是正妻之位也是完全配得上的。
  听说姑婆早就相订了她与夫君的婚事。
  如果不是因为父皇的赐婚,而打乱了姑婆的安排,或许现在与夫君成婚坐得这正妻之位的,便不是自己而是她了。
  更让自己敬佩与认同的,是她对夫君那义无反顾的爱。
  在荆州之时,她曾舍命为夫君挡了一箭!
  设身处地,若是把自己放到她的位置上,在那种情况之下,自己能不能做到像她一般,义无反顾地为夫君挡箭呢!
  她很有资格成为夫君的女人,而作为妾,也确实是亏欠了她。
  我心中有个大胆的想法,她该与我获得同样地位与尊重。
  当然,这一切要等到夫君凯旋归来之后,再行定夺。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