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男人心里,什么不清楚。
  当面捧着说好听话,背后把陈曼说得要多难听有多难听,“沈主任都快退了,五十多的人了,还爬得动嘛?”
  林文珺懂了,她皱皱眉头:“小吕,她的事不用别人来评价,对面公司的人说她,我管不着,被我听见你说她,那不行。”
  陈曼是没干什么让人能尊重的事,但她也不想自己的员工混在这些老油条里,沾一身坏习气。
  小吕也就比江辰大一岁,林文珺看他,像在看儿子同学,江辰从小被江宁捶惯了,是怎么也说不出这种话的,她也不想从小吕嘴里听到这类话。
  小吕赶紧点头:“我知道的,经理,我就听听,不说的。”
  林文珺早上上班,要是能蹭上江烨的车,那就坐他的车,这天坐在车上对江烨说:“你现在公司还不大,就要养这么多闲人,请神容易送神难,再说那个姓沈的,又不是只有陈曼一个。”
  这还是她第一次,主动说起公司的事。
  江烨还以为老婆是吃醋了,陈曼这种女人,他这两年见得多了,程志军不就是被这么个女人拉下水“淹死”的。
  “怎么?有人在你面前讲什么?你看不惯她,别理她就行了。”
  “没有,就是有,也不敢当着我的说。”林文珺从后视镜里看一眼江烨,“沈主任养着好几个,陈曼要是他最喜欢的,还能这么着急找下家?再说她没两年就要退了,他都干出这种事,别的事情上肯定更过分,退下来能不能平安养老都不一定,你别竹篮打水一场空。”
  除了吕一鸣,陈曼还有意无意的往江烨办公室里跑。
  原来林文珺通通不知道,但现在不一样了。
  毛会计以前跟林文珺也就是点头打招呼的交情,现在接触久了,偶尔会说上两句,像毛会计这样凭自己本事吃饭的女人,更瞧不上陈曼。
  “文珺啊,还是你来了好,你来了,公司里风气都不一样,我也算有个伴了。”
  江烨为了请到毛会计,花了大功夫,毛会计也有办公室,但她一周来两天,总不能每次来先打扫卫生。
  隔一周弄一次,怎么会干净。
  林文珺除了给自己办公室装饰一下,还给毛会计的办公室也送了绿植鲜花。
  她自己办公室里有茶水柜,压力壶咖啡杯茶杯,全是配好的,用来招待客户。
  就给毛会计办公室里也配了一套,林文珺还给她送了两罐茶,就是礼品盒里那种,除了在这个公司用的,还多备了两套,放在柜子里,让她能自己带到别的办公场所喝。
  原来一进公司,乌烟瘴气,现在毛会计来工作,整个人舒心得多。
  公司里现在没人打牌打麻将,也不在办公室里抽烟乱扔烟头。
  她原来做完事就走,现在能在办公室里休息休息,还能跟林文珺一起吃个饭。
  林文珺很感动,毛会计这几句话,除了善意之外,还有肯定和接纳,她认可了林文珺是跟她一样的,凭自己吃饭的人。
  江烨嘴巴一歪,挑眉看了眼,他觉得老婆还是在吃醋。
  林文珺一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他根本没当真,上辈子吃这个亏,这辈子提醒他了,他还非得吃这个亏!
  他既然不相信,那她就不说了!
  “明天晚上有个局,你和宁宁跟我一起去。”
  女儿拍过电视剧,江烨更有谈资,他也更愿意带着老婆女儿出去应酬。
  以前林文珺是很不愿意参加这种活动的,她学不会厚着脸皮吹捧那些官太太,她也不愿意看见江烨谄媚的模样。
  就连女儿儿子也得一起陪着说好听话,她不愿意。
  就好像江烨身上原来有的光环褪了色,变成白炽灯,还是黯淡死白的那一种。
  但现在林文珺完全没有这种心态了,以前是看人挑担不起吃力,现在她知道有多不容易,冷眼白眼甚至当面背后的难听话,那都是常态。
  “都有谁啊?都是什么工作?”
  一副把要把礼品盒塞到人家鼻子底下的架势。
  “就是朋友,挺多人的,大概有十七八个,请出来聚一聚。”朋友带朋友,以后就都是朋友,这种聚会向来都是江烨买单。
  江烨的人脉就是这么发展出来的,先认识朋友,再认识朋友的朋友,慢慢的他的社交圈里就有医生、律师、警察。
  这些原来在老家生来就有的人脉,他全都又一点点重建起来了。
  林文珺回家就给自己挑了件深蓝色的针织裙,在外面披一条嵌着裙子同色边的宋锦披肩,项链带的是长珍珠链,在脖子上绕两圈。
  这些全是公司高档礼品盒里的产品,她穿戴在身上,当活广告。
  给江烨也挑好了,江烨的裤子跟她是同色的,走出去就知道是夫妻俩。
  江烨看她这么起劲,提醒她:“你……你可别推销你那礼品生意啊。”
  林文珺不理他,等到吃饭那天,江烨提早了二十分钟先到,包厢里摆开两桌,男士一桌,女士一桌。
  林文珺带着宁宁坐在包厢角落的沙发上。
  王太太一家先到了,王志国和江烨一见面就聊起来,王太太笑眯眯走过来:“文珺,你到多久啦?”
  “我们也才刚到没多久。”
  江宁跳起来跟王太太打招呼:“大妈妈!”
  跟王太太的儿子阳阳很快玩在一起。
  “你这条披肩怎么这么好看啦。”王太太感叹,这质地,这作工,还有花色,样样都灵的。
  “这是我们公司的新产品,知道你肯定喜欢的,我给你也带了一条,同款不同色,我放在车里了,等走的时候给你。”说着捏捏她的手,“还有项链,混彩的。”
  王太太笑开了花,把林文珺拉到她身边:“我们房子快装好了,你来帮我看看,哪里还要添点什么家具。”
  林文珺一口答应。
  等人来的多了,其中有一位是王太太认识的,对方也认识江烨,她立刻介绍:“喏,江老板的老婆,现在自己开公司,是林经理了。”
  第44章 社交位置  绿灯亮了。
  林文珺趁势发了一圈名片, 这下原来桌上不认识她的,也都认识了。
  这一桌有一半人之前没见过面,也不知道江烨是怎么把这局给凑起来的。
  王太太开始跟她认识的那位太太谈股票:“我前段时间不是跟你讲, 我买股票只只涨嘛, 就是文珺帮我挑的呀。”
  几位原来不熟识的,一听股票也搭上话了:“那林经理等会替我也挑一只, 我那个股票啊, 死蟹一只,动都不动。”
  桌上很快就谈笑风声。
  “哪有徐姐说的这么夸张,我是真的不懂股票,就是随便圈的。”
  “我那几只股票,到今天还在涨哦, 大肚子是真的手气好。”王太太更加深信不疑, 她是服气的,不说大涨吧, 反正不亏, 稳步涨一点,每天都能赚到买小菜的钱。
  等服务员开始上菜,妈妈们就把孩子叫回来。
  江宁不用妈妈叫, 她自己坐到桌上, 等着妈妈给她挟菜吃,圆桌子太远了, 她要挟菜就得爬上椅子上挟。
  王太太逗她:“宁宁,我听你妈妈讲,你去演电视剧啦?”
  江宁点点头:“我演女主角小时候,弹了段钢琴,还唱了首歌。”
  “真的啊?”桌上就响起惊讶声, 家里有小演员去拍戏,什么时候都算是件稀罕事,纷纷问林文珺,“你们是怎么把孩子送过去的啊?”
  “不是我们送过去的,”林文珺望着女儿微笑,“是小荧星到她学校里挑小演员,老师看了她演的舞台剧,让我们去报名的。”
  “去报名那天呢,也是正巧了,有个台湾的剧组在招小演员,老师让她去试镜了。”
  平时谁也没渠道接触这些,都当成新鲜事来听。
  林文珺也觉得骄傲:“有个女孩子比她大一点,钢琴也比她弹得好,长相呢也要漂亮一点,她自己上去边弹边唱了首英文歌,正好电视剧剧情需要,就选中她了。”
  江宁听见妈妈说人家比她漂亮,她有点懵,她根本想不起来那个人是谁了。
  王太太轻轻捏一捏江宁的脸蛋:“你妈妈胡说对伐?我们现在是小明星了,我们最好看了呀。”
  就连江宁都分辨得出这是哄她的话,但她还是很高兴,有大人问她,她就把拍戏的情况说给大家听。
  “那你们以后往这方面发展伐?当小童星,就跟那个小婉君一样,他们说童星出来走穴比成人还赚钱。”
  林文珺摇摇头:“拍戏太苦了,她要是感兴趣,那我们替她提供条件,她不感兴趣,就算了。”
  “对的,老板的女儿,干嘛要去吃苦啦。”其中一位这么说。
  林文珺见得多了,练得多了,慢慢变得会说话,但像这样的话,她一时就分不清楚究竟是好话还是藏着针。
  一笑置之。
  王太太感叹说:“这好学校是不一样哦。”王志国也不过刚刚升上来,王太太还真没接触过好的学校是什么样,阳阳也就是家门口读的幼儿园。
  “我们阳阳也要读书了,我本来是想让他进家门口的学校的,看看你花这么大的代价,就为了女儿读书,我也替他找个好点的学校。”
  林文珺很愿意跟王太太讨论这些:“读小学不能光看小学,得看小学对口的有哪几个中学,外国语小学那肯定是好的,但汇思小学对口的初中不错,也算是第一梯队。”
  就学压力是日渐增长的,现在还不明显,过两年会越演越烈。
  林文珺看了眼江烨,这些都是她取来的经。
  租给江烨房子的高明,他的女儿高臻臻一直成绩很好,初中到高中是保送,高中毕业又保送到同济,念的建筑。江烨每次说到她,就会说别人怎么这么会教育孩子。
  林文珺跟高太太讨教,高太太告诉她:“一刻也不能放松呀!进了幼儿园我就在找哪个小学好,有的小学会提前办升学班,读了这个学校的升学班,进这个学校就更方便,他们都搞优先。”
  “千万不好走一步看一步,小学望初中,初中望高中,一步都不能走错,一耽误就是好几年啊!”
  高明又没管过女儿读书,跟江烨谈起来都是小孩子自己用功,跟父母关系不大。
  林文珺问过才知道,关系到底大不大。
  高太太是一肚子的辛苦:“你以为她是天才啊,她要是天才那早就进少科班了,天才有伐?有的,生在你家,那是你中了彩票。”
  “爸爸妈妈没资源,那是没办法,靠天靠地靠自己,爸爸妈妈有资源,那还说什么啦,拼呀!”
  林文珺把这些讲给江烨听,把跑来的资料拿给他,江烨根本没当一回事。
  他既不听老婆的,自己又没功夫仔细研究,听不知哪个朋友推荐,江辰小升初进了个名头好听,教学质量已经下跌的伪名校。
  江烨正从另一桌看老婆女儿的情况,莫名其妙就被瞪了一眼。
  怎么?难道是那桌太太说了什么不好听的话?
  可明明那一桌太太都在听老婆说话,那一桌的小孩在听女儿说话,她们俩的社交位置比他还要中心呢。
  “现在宁宁的这个小学,虽然不是双语教学,但英文也很强,用的教材跟普通学校不一样,以后初高中要是读双语或者国际学校,也没那么吃力。”
  “你们可真是,尽心尽力培养女儿。”其中一位太太感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