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音乐的魔力

  我和老傅带着柳源参观房子,文若牵着柳洪儒,玩积木去了。柳源指着他的孙子的背影,欣慰地说:“他很少愿意这样跟人走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一旦靠近他,他就哭闹,或是吓住一团。”他那表情,似乎这个柳洪儒小朋友,还挺给傅文若面子的。
  柳源问起文若的学习。我汇报说:“上来后,还是读的一年级。没办法,老师说太小了。文若现在,也就不到五岁半。在渝都初进学的时候,还差一个多月才五岁。这边不比江城,各方面要规范一些。读一年级,我那魏无忌同学,还做了不少工作,说了许多好话,而且还交了高价。”
  老傅插话说:“都怪这丫头!文若四岁还差一个月,就被送去了江城小学读一年级。那边老师也是不收。也是魏无忌去说的情。”
  “但事实证明:文若确实能够胜任嘛!在江城那班上,她可是出类拔萃,各方面都优秀。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适应嘛!怪政策太拘泥了。”
  老傅玩笑说:“都怪你!害我外孙女小学一年级还得复读。真正岂有此理!”
  我打趣说:“放心,我可没让她闲着。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创造性发挥,现在在傅文若身上,都得到了体现。现在的傅文若,你让她参加小学二年级乃至三年级的考试,她一定还是名列前茅。这小孩,思维能力超强,记忆能力超强,过目成诵的水平,比她妈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时手机响起了,赵若怀在电话里说,他带着陈忆,来给老傅、杨柳拜年来了,车已经到了附近。
  这可怎么是好?我权衡一下,只有对柳源如实讲了。柳源说:“你让他们止步在一楼,我和洪儒就呆在二楼,我们不发出声音,我远远地看看他就行。先看看他,然后再做打算。”
  于是老傅、文若随我下楼,柳洪儒紧紧拉着文若的手,竟然不肯放开。我微笑着逗他说:“洪儒乖,妹妹去去就来!”柳洪儒仍然没有要放手的意思,柳源正要说话,文若表态说:“心仪妈,我就在上面陪哥哥搭积木。我保证不出声,好不好?”我把文若拉到一边,给她讲了基本的礼貌要求。经过老傅这两天的开导,也不知文若那里,对赵若怀的态度有没有什么转变。
  老傅、杨柳二人,对赵若怀的感情,自然十分地复杂。当赵若怀、陈忆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出现在庭院里时,双方神色都有些尴尬,尤其是杨柳同志,她把责备清晰地写在脸上。早在云岫之时,赵若怀就认定杨柳不喜欢他,认定杨柳喜欢的是孙思,看见杨柳这样的神情,他难免有些情怯,本就不足的底气在杨柳态度的影响下,更加气短起来。
  老傅见此情景,立即展现出豪爽的一面来,他把前尘往事统统抹杀了,微笑着拍拍赵若怀、陈忆的肩膀,说:“成长了!老练了!当年的书生意气的小伙子,长成了大男人。我听说,你俩都做房产。有魄力!有出息!”
  陈忆玩笑说:“刚刚开了个头!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心仪,你女儿呢?怎么不见?”
  “哦,一会儿她会出现的!”
  一楼的客厅是我用做朋友聚会的,里面音响设施齐全,常见乐器都有。既可以唱卡拉ok,也可以现场组成乐队。赵若怀很快被那些设施、设备吸引。老傅指了指那架尚未被摆放到二楼阳台去的古琴。对赵若怀示意说:“生意场上混了这么多年,怎么样,还会吗?”
  赵若怀微笑说:“现在确实玩得少了,试试吧!”
  于是老傅执箫,二人开始了琴箫合奏。赵若怀并没打算动用置于一旁的琴谱。他开始拨弄琴弦,那首《渔樵问答》让我很快回到了从前,回到江城中学的家里。相信赵若怀也一样,他的神情显示:他已经在抚今追昔了。他在两分钟类找回了当年的熟练,时而轻盈活泼、时而苍凉激楚、时而如泣如诉。他凭借一方古琴纵横驰骋、挥洒自如。他是驰骋疆场的勇士,壮怀激烈地要讨回属于他的女人。他是松间明月中悠游漫步的闲云野鹤,他只想带着他深爱的女人归隐江湖。他无意争春,怎奈树欲静而风不止。他把本性的崇尚宁静和被逼奋争的两种情绪,矛盾地统一在他手下的琴弦中。如此撼人心魄的古琴曲,很快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傅文若很快从二楼跑了下来,圆睁着眼睛,呈现出聚精会神的状态。
  这曲完毕,余音绕梁之时,老傅把箫递给了我。我接过箫,开始了第二曲《阳关三叠》。我的箫声让赵若怀惊喜莫名,让陈忆大为惊诧。赵若怀很快重操古琴。合奏的另一参与人是我,他一方面精神倍增,一方面随意了不少,放肆了不少。揉绰撞逗等等手法,用得更频繁更闲适了。傅文若在音乐的感召下,自觉自愿地伴起舞来。于是我们这三口之家,算是完成了第一次合作。老傅、杨柳那神情,那是感动与伤感交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最重要的是:柳洪儒从楼上下来了,他自己下来的,带着虔诚的悠然神往的神情。他的视线在赵若怀、我、傅文若三人的身上交替着。他把他对音乐的兴趣和渴望清晰地写在脸上。我注意到楼上柳源眼角的泪花,他很想下来,但他不敢下来,他一旦出现,赵若怀就有可能反目了。柳源想维持这现状,他想让这一刻最大限度地延长。或许他的孙子柳洪儒,会在这一过程中发生质变。
  我想帮帮柳源,也想帮帮柳咏,柳咏他不应该是这样的待遇。我也想把这状态做最大限度的延长。这一曲完毕后,我把箫递给了傅文若,于是改为赵若怀、傅文若琴箫合奏,我伴舞。来自傅文若的箫声,明显稚嫩一点,但并不影响现场观众的情绪,非但不影响,对柳洪儒来说,甚至是兴趣再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