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李重进出禁军

  林家历来子嗣单薄,林荣封为晋王以后,多次到邢州老家寻访林氏族人,族弟林贵、族侄林震等十几名柴氏族人这才陆续来到大梁城。
  林震是柴氏家族年轻一辈的骄骄者,林荣把林震放在身边悉心调教,是其心目中未来的统兵大将。生龙活虎的林震此时面色苍白地躺在帐中,出气容易进气却已经十分困难。
  太医听到侯云策之言,再次察看了伤口,果然和乌头毒相似,太医连忙取过七八粒黑色药丸,化入水中,用铜尺撬开林震嘴唇,用一根漏斗状的铜管插入林震口中,把药水强行灌入。同时,用清水不断冲洗着伤口,清洗到伤口发白之后,用黄色的粉状药济包住伤口。
  太医清理完伤口,已是满头汗水,他神色不宁地站在林震身边,细心地观察着林震伤情。乌头毒心尽管毒性很强,却是可解之毒,但是林震中毒部位距离是人体要害之处,乌头毒渗入身体的速度极快,能否解毒太医心里没底。
  林荣震怒地在大帐内走来走去,一怒在禁军中居然遇刺,二怒林震生死不知,他抽了李重进一皮鞭,抽完就把皮鞭扔在一旁。侍卫军主帅李重进知道闯了大祸,其脸色原本就隐有青色,此时青得愈发明显。他跪在林荣大帐里,脸上有一条鞭痕,鲜血不断流下来。
  范质、侯云策、王朴都默不作声在站在一旁,没有人敢于劝解盛怒中的林荣。
  中军官王进走进帐中,他是极为精明沉稳的军官,此时已把基本情况查清楚,“三名刺客均是侍卫司龙捷左厢的军士,他们都是在显德二年从磁州军中选入禁军。”
  侯云策没有想到王进这么快就把刺客的身份查了出来,略为有些吃惊。他看着一脸沉稳的王进,心道:“这倒是一个极为历害的中军官,可堪大用。”
  林荣用手指了指李重进,半天没有说话。李重进脸如死灰,以头触地,道:“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林荣没有理睬李重进,怒道:“林贵是龙捷左厢都指挥使。此事他难逃干系。”
  林荣说到这,顿了一下,龙捷左厢都指挥使是林贵是显德三年底才从邢州军调入禁军,林荣料来和这三名刺客没有什么关系,不过三名军士都来自龙捷左厢军,不处理林贵难以服人。林荣看着王朴道:“此案涉及禁军,就由王枢密使全权来处理。”
  雷霆之火发过,林荣对跪在一旁地李重进。道:“李将军,起来吧,明天回城之后,把所有磁州籍的禁军军士全部遣散。”
  就在林荣在大帐发怒之时,龙捷右厢都挥挥使张令铎神色紧张地守在柴震身旁。林震在编制上属于龙捷右厢营。虽说张令铎从来没有把林震当作下属来看,可是从理论上说张令铎是林震的主官,因此在林震受伤之后,张令铎就守在其身边,祈祷其大难不死。
  约一柱香以后,林震呼吸突然急促起来,他大喊一声,头向左侧一偏,就没有动静。
  太医手中的汤碗“砰”地摔落在地上。
  张令铎头脑嗡地响了起来,禁不住叫道:“林震可不能死。”大家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尽管太医及时对伤口进行了清理,可是林震中毒部位紧靠着心脏,毒素得以迅速侵入了心脏,太医的努力没有能够挽回林震的生命。
  张令铎和太医神色惊慌地走进了大帐,两人跪在了林荣面前,张令铎颤抖着道:“林震死了。”
  林荣脸色刷地变得灰白,他重复了一遍:“林震死了。”
  林震、林贵两人都是人丁稀少的柴氏家族最优秀地子弟,此时林震护主而亡,刺客又出自林贵军中,林贵肯定难辞其咎。想到这里,林荣手抚刀柄,恨不得杀掉所有磁州籍军士泄愤,可是冰冷的刀柄让林荣迅速清醒了过来,现在局势一片混沌,不知道刺客的主使是谁,也不知刺客还有无后手,所以目前宜稳住局面,不宜节外生枝。
  林荣迅速调整了心态,对李重进下令道:“再调一队澶州籍军士到帐前护驾,约束各营不得擅动,明日辰时,朕就回大梁城。”
  众将散去后,大帐中只剩下宰相范质、侯云策和枢密使王朴,范质见陛下脸带怒容,就上前小心翼翼地道:“陛下息怒,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若让御厨送上了新鲜的野味,我们君臣继续饮酒,天很快就要亮了。”
  林荣明白范质的意思,今夜无法再睡了,就在心中叹息一声,脸色平静地点头道:“朕已很久没有和你们夜饮了,今日就慢慢喝吧。”
  很快,诱人的香味重新飘荡在大帐之中。
  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中,林荣脸上也渐渐有了血色,他举着酒杯,一饮而尽,感慨道:“没有想到禁军中居然会混有刺客。”
  林荣早年走南闯北,多次遇到过强盗山贼,对于强盗山贼的勇悍印象颇为深刻。高平之战后,林荣开始整顿禁军,为了提高禁军战斗力,曾招募了一批强盗土匪,后来这一批人出了不少问题,林荣这才停止直接从民间招募勇士,而是在各节镇军中选调武力强悍者补充禁军。林荣平静下来之后,断定这几位刺客定是最初所招募的强盗。
  范质、侯云策、王朴各怀心事,听到林荣发出感叹,都没有说话,抬起头等着林荣的下文。
  “侯郎毕竟是带过兵的人,感觉极为灵敏,若不是侯郎示警,又射杀了一名使飞刀的刺客,后果实在难料。”林荣心情平静下来,便夸了侯云策一句。
  侯云策假意自嘲道:“臣有一个坏毛病,睡觉前必须要如厕。这军帐中摆个尿桶,味道实在难闻,这天地广阔,随处不可以如厕。因此臣就没有在帐中摆尿桶,内急之时就在帐外解决,今晚我正准备打开军帐后门,恰好看见了两个匍匐前进之人。”
  侯云策这一番话,半真半假,却又合乎情理。林荣举起酒杯道:“看来冥冥中自有天意,中原尚未一统,阎王爷还不肯收留我。众爱卿举杯,干了这杯酒。”
  林荣似乎突然又想起一事,对着侯云策道:“侯郎,你如何识得乌头毒?”
  侯云策知道林荣会有此问,已经有所准备,就原原本本讲述了当年在郑州屡次被刺的经过,这一直是悬在侯云策心中的迷案,虽然怀疑是礼弥教所为,却并没有最终揭开迷底。
  林荣没有想到事情还如此复杂,用刀细细地切割着一腿青羊,半响才道:“看来树欲静而风不止,大梁城内各种势力交织在一起,我们轻视不得。”
  他用力在羊腿上割了一刀。“北伐是大局,距离河水解冻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三个月,无论大梁城内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动摇北伐这个根本,追查刺客之事也不必由王郎来办,王郎须负责枢密院之事,不能因此这些细节未节而分了神,追查刺客一事还是交给刑部。”
  王朴原本担心林荣盛怒之下大举清查禁军,若如此一来,则会让北伐主力禁军人人处危,战斗力必然要受到影响。听到陛下表态,不断点头,道:“刺客一事不可大动干戈,但是也不能淡然处之,臣建议,一是把所有磁州籍的军士全部赶出禁军,多补充一些青州老军,山东弟子向来忠厚仁义,勇猛善战,是禁军最好的兵源,二是李重进为侍卫军主帅,出了这种事情必然要给予处罚,否则就是赏罚不公。”
  李重进是太祖外甥,以皇族身份掌握着大部禁军,权高位重,实是林荣的一块心病,王朴跟随林荣时间极长,对林荣心思摸得很透,就想趁着刺客一事,变坏事为好事,趁机削弱李重进的兵权。
  侯云策心中一动,王朴深得林荣信任,是林荣的铁杆心腹,他这一番话大有深意:看来,林荣有意调整李重进的职务了。
  林荣并未采纳完全采纳王朴意见,仍然用刀慢慢切着羊腿,羊肉已被切成细细的一堆,道:“第一件事情可以马上办理,至于第二件事情则不必再提。”
  第二天一早,林荣就带着众臣回到了大梁,刺客一事就交给了刑部,因为三名刺客都当场死亡,没有更多线索,刑部忙了数天,此案仍是一头雾水。除了李重进、柴贵、张令铎等少数当事人,此事似乎就如一块小石块,被扔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水潭,除了几圈波纹以外,再也没有其他动静。
  侯云策没有忘记此事,一直记着王朴地最后一番话。王朴当上枢密使以后,成天虎着脸,不露一丝笑容,话也越来越少,和当年石虎颇为相似。不过,他话少却字如千斤,其在朝堂上所议之事,无一例外地得到了林荣的支持。王朴虽是枢密使之职,实际上已经分夺了一部分相权。这样一位重臣在非常时期向林荣的建议,定然是有的放矢,侯云策脑海中一直浮现着王朴的建议和林荣当时慢条期理切肉的表情神态。
  十二月六旬,禁卫中一百六十五位磁州籍的军士全部被遣送回磁州,这些军士被一队禁军押解到相州,交给了彰德军节度使的人马。随后,这一百六十五位磁州军士,全部被秘密处决。十二月十日,一千青州军补充到禁军中。
  磁州籍军士的悲惨结局,只有几位宰臣和具体执行者知情。对于此事结局,侯云策一点都没有意外,杀人灭口,虽然残忍,在看不清局势的情况之下,确实是极为有效的办法。这也是权贵们的习惯性思维,侯云策杀赵普同样基于这样考虑。
  当侯云策回到安宁和平地府弟之时,当侯云策抱着宗林,牵着小璐在花园内玩耍之时,心情才真正宁静下来。不过,当参军封沙一脸严肃地递过来一张纸条时,侯云策内心深入地柔软也就荡然无存了,他又变成了一个冷静、果断极有杀伐之气的宰相,侯云策此时并非一个流浪汉,他身后是赵英、秋菊、师高月明、是小璐、小清和宗林,是侯家商铺、飞鹰堂、黑雕军、里奇部、颇超部和浑未部,若他真地倒下,或许就是这些至亲好友忠心的军士鲜血纵横。
  就算不复国,在这个强权世界,人,必须有选择,要么生,要么死!
  十二月十一日,赵家六女正式被册封为贵妃。
  赵皇后死后,赵家六女就已经进宫,转眼间就是两年时间,林荣忘不了赵皇后。又不愿违背赵皇后之遗愿,就以赵家六女年幼为名,把赵家六女养在深宫,一直没有册封。
  赵家家教极严,子女们都受到了充分的教育。赵家六女虽然比不上赵皇后,可是言行举止也极有大家闺秀的风范,每次林荣来到赵家六女居住的侧宫,赵家六女都是盛装相迎。没有丝毫马虎,随着时间推移,赵家六女相貌也和赵皇后相似了,林荣有些在恍惚间,把赵家小女也当作了赵皇后。
  经过两年观察,林荣最终认可了赵家六女,等到赵家六女满十八岁之时,也就是十二月十一日。林荣突然正式册封赵家六女为贵妃。
  大林的后宫制度和大武后宫基本一样,皇后之下,有四妃,即贵妃、德妃、淑妃、贤妃,皆为正一品,四妃之下有昭仪、昭嫒等九嫔,为正二品,其次有婕妤九人。为正三品。再其次为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赵皇后逝去后,皇后之位一直就空置着,贵妃实际上就是后宫最尊者。
  册封之日,皇亲国戚都入宫参加了仪式,侯云策再次成为林荣连襟,自然也入宫参加了册封仪式。所有仪式结束以后,寿安公主等皇亲都围坐在贵妃宫里,林荣等人则围坐在福元殿内。
  林荣此时已脱去了龙袍,穿一身仕子们常穿地青色圆领长袍,他兴致颇高,和几位头发苍苍的老者讲着一些奇闻逸事,几人不时发出“呵、呵”笑声,东拉西扯地闲聊了一会,林荣对诸人道:“昨日赵皇后托梦说雨水浸身,今日思来,料是懿陵受风雨所侵,故而有此梦,朕欲修缮懿陵,在外面刻石留念。”
  侯云策听见林荣说起逝起的赵皇后,仍然充满着留恋,心道:“以林荣九五之尊,能如此思念亡妻,也是一个异数,林荣真是一个情真意切之人。”
  林荣镇守澶州以来,为修身养性,就迷上了书法,特别喜欢大武时书法名家欧阳询书法,兴致极高地道:“朕无意中找到了一个书法大家,此人没有任何名气,其字笔势险劲,结构严谨,森森焉若武为矛戟,风骨直追大家欧阳询,此次石碑就由此人来写。”
  一名体态骄健、脸色微黑地年轻人跟随着太监走了进来,侯云策微微有些吃惊,此人居然是里奇部诸子中的陈子腾。陈子腾天性洒脱,见到天子也并不畏缩,大大方方上前行礼。
  陈子腾不卑不亢地态度很对林荣的胃口,等到陈子腾行罢礼,林荣指着侯云策道:“这位大人都认识吧?”
  陈子腾微笑道:“在下一路跟随着侯相从灵州过来,当然认识。”
  由于事务繁忙,里奇十五子中,侯云策关注得较多的是柳江清、吴越州、吴若谷等几名比较出众的弟子,对于其余诸子则了解不多,见到陛下推崇的书法大家居然是陈子腾,他不觉有些吃惊又有些惭愧,连陛下都知道的书法大家,自己居然毫不知情,这是极为典型的灯下黑。
  林荣看到侯云策有些尴尬,“哈、哈”大笑,“灵州数十年没有出过进士。这次一下出了两位进士,还中了两个武举,两位进士不仅文章风流俊逸,而且时务及策论也极佳,均是上佳的人才,侯相实有伯乐之能。”
  这样说,外人听了,似乎会觉得侯云策有以权谋私地嫌疑。林荣也想到了这一层,他笑着补充道:“如陈郎这般天纵之才,却也落弟,这说明侯相也没有循私情啊。”
  几位礼部主官手中都是绵书和黑木盒子,林荣有旨,凡是有重臣来走门子,一律用其写上奏折。今年科举,奏折中就有王薄的名字。知贡举刘涛是礼部侍郎,犯事后,供出一批说情打招呼的朝官,绵书和黑木奏折以有刘涛地供诉都没有涉及到侯云策。因此,林荣这才对灵州几位才子颇为青睐。
  几位太监很快就辅上了书桌和文房四宝,林荣想了想,吩咐道:“朕素喜曹公之诗。你就书一首《龟虽寿》吧。”
  陈子腾站在书桌旁,抬头望着天空,把《龟虽寿》在心中默背一遍,然后一边『吟』诵一边书写:“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侯云策听到林荣选了一首《龟虽寿》,心中又泛起一丝莫名其妙的预感。
  陈子腾一挥而就,其笔力险劲,确有欧阳询之风骨。整幅字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
  林荣站在桌旁,细细品味着其间意境,等到字迹干透,林荣对一旁地太监道:“把这幅字裱好,挂到广政殿。”
  林荣颇为欣赏地看了一眼陈子腾,对侯云策道:“陈郎算得上一代书法大家,朕不能让其逸落在民间,就让陈郎进翰林院,明年春季开科之时,再去参加考试。”
  今日进园的都是皇亲国戚,但是并非所有的皇亲国戚都是如侯云策、张永德、李重进这样地高官,有好几位皇亲是读书人,虽是皇亲,却因为屡试不中,身份不正,只做到区区五、六品的小官,他们听见林荣这样安排,知道陈子腾铁定是明年春季的新科进士,前途自是不可限量,脸上都露出了羡慕之色。
  福元殿用过午餐,李重进等人就散去,赵英仍在六妹赵贵妃宫中,林荣就把侯云策一人留在福元殿。两人随意聊了一会,林荣脸色慢慢严肃起来,道:“福元殿不是议事之地,侯郎跟朕到广政殿去。”
  广政殿是林荣私下议政之地,类似于侯云策的书房,只不过规模气度是小小书房所不能比,侯云策听到林荣邀请他到广政殿,大脑立刻开始飞快地运转:林荣有何要事,就不能在福元殿商议,而非要一本正经地到广政殿商议?
  来到广政殿,气氛较福元殿为之一变,虽然花草相仿,可是来来往往的太监和亲卫都面色严肃,不敢带一丝一毫地笑意,林荣更是收敛了笑容,闷声不响地在前面走。
  王朴在殿内等候多时,看到林荣走进来,赶快站了起来。
  三人坐定,林荣开门见山地道:“秋猎之事,应该有一个说法了,今日招两位来,就是拿出来一个具体方案。”
  侯云策和王朴都没有说话。
  林荣指着侯云策道:“侯郎是当朝宰相,又曾是节制一方的大员,你说此事如何了结?”
  当日王朴在郊外所说地话,这一段时间经常在侯云策脑海中回荡,侯云策不断地置换角色,站在林荣的角度思考问题:若我是林荣,面临大武内乱后留下来武人当道的局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军力的情况之下,削减军中重将的权力。禁军虽然分为侍卫司和殿前司两部,可是这两部实力极为雄厚,侍卫司虽然几经整训,仍有六万余人,实力之强令任何的君主都要天然地生起防范之心,看来林荣是想借刺客之事改变这种局面。
  侯云策心中已有定见,“侍卫军李重进都指挥使负责整个秋猎活动的安全,出了刺客之事,难辞其咎,臣认为应把李重进调出侍卫军,恰好青州节度使安审琦被部曲所害,不如就让封李重进为陈王,到青州出任节度使。”
  林荣飞快地和王朴对视一眼,然后笑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王枢密院也是这个意思。”
  侯云策此时心情才轻松下来。
  林荣手抚龙椅,龙椅两侧各有一个栩栩如生的龙头,林荣用手掌轻抚着光滑如玉地龙头,若有所思地道:“现在殿前司、侍卫司的主帅都离开大梁,这十万之众由谁来统帅?”
  王朴和侯云策交情不错,颇为腥腥相吸,十分担心他说错了话,听到侯云策的想法果然和陛下一致,甚至调李重进到青州任职都想到了一起,也是暗中松了一口气。
  陈王安审琦之死是一个偶然事件。安审琦征战沙场英雄一世,近晚年时讨了一小妾,估计是体力有限没有满足小妾的性需求,因此小妾耐不住寂寞而红杏出墙,小妾勾引上的就是安审琦的亲卫,亲卫当然均是年轻力壮之辈,于是,男壮女貌,就如干柴烈火一点就着。安审琦无意撞破此事后,亲卫就来了一个先下手为强,杀掉了安审琦。此案很快就水落石出,三天后捉住了肚大妄为的亲卫,安审琦的儿子把亲卫剁成了肉浆。
  此事在大林朝野中引起极大的轰动效应,特别是大林官员的妻子们,都拿此事来教育自己的郎君,林荣、侯云策、王朴都不约而同地想到让李重进接替陈王的位置,陈王原本是功勋老帅,让李重进接替青州节度使,也配得上李重进的身份。
  王朴见话已说透,也就不再顾忌了,道:“臣建议十万禁军一分为四,由韩通、石守信、李继勋、高怀德分别统领,这样每一军只有二万五千人,而且形成互相牵制之态,禁军尾大不掉之势就可以完全解除了。”
  侯云策摇头反对道:“从大武以来,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实是极大弊端,王枢密一分为四之计,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臣觉得事情要做就做得干净彻底,不留隐患。臣建议把十万禁军一分为十,每部一万人,分为铁骑左右厢、控鹤左右厢、龙捷左右厢、虎捷左右厢和水军左右厢,每军主帅直接受陛下指挥,中间不必另设大帅。”
  这是改变军制的重大决定,林荣一时下不了决心,他站起身来,在广政殿转来转去,他走到侯云策面前,道:“一分为十,每部力量都削弱了,若要北伐,如何调兵遣将?”
  侯云策道:“若要出征则另建行营,择重将,授兵符,率各部禁军参战。”
  林荣道:“我怕到时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打不了胜仗。”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