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思想政治教育
第396章 思想政治教育
很快,五十万百姓就全部都被打点妥当,被大军护送着,奔赴乌桓,也就是现在的乌州。
这些上报的百姓当中,很多都是青州人,曹操干脆提议把乌桓的俘虏和百姓都安置在青州。
这样一来一往,既有利于管理,又有利于凝聚人心,对青州的发展,也有很多便利和好处。
刘辩闻言只是一笑。
他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安置乌桓人,而是想要来一个民族之间的大融合。
要知道,乌桓人口近百万,已经抵得上半个州的汉民了,三年之期,与其说是考验,不如说是适应。
乌桓人野蛮,识字的没几个,直来直往的,对中原的礼数也不怎么了解,骤然一看,就是野蛮人一个,这让礼仪之邦的中原人士如何接受?
尤其是那些自命清高的文人,一定会看不起乌桓人。
所以,强制融合反而会引起更多的不满和冲突。
于是,刘辩便下令道:“这样,把乌桓那百万俘虏和人口,全部打散,分到各州之中,再从各州调一些人口去青州,这样一来,就等于是直接把各州的人口全部都打乱了。汉人之间忙着适应不同的地方,更能体会乌桓人的背井离乡,也没什么心思挤兑乌桓人,融合的进度也能加快很多。”
曹操闻言却皱眉担忧道:“这样一来,只怕汉人之间的摩擦和矛盾也会升级,会不会不利于后方建设?”
毕竟,乌桓的问题解决之后,刘焉的问题就浮上了水面,估计不久的将来,他们就会对刘焉正式宣战。
到时候,万一这些老百姓开始内讧,他们如何能专心对付刘焉?
刘辩笑了一笑:“你的担忧很有必要,所以,我的这条政令,还需要伴随一个手段。”
曹操好奇问道:“哦?什么手段?”
刘辩笑道:“来人,宣诸葛亮、司马徽觐见!”
诸葛亮和司马徽本来就在军校之中,而军校就在皇城之内,所以,他们很快就坐着小轿进了宫。
来到御书房,两人行礼之后,刘辩便把曹操的担忧说了出来。
却不知,这一点早就被诸葛亮和司马徽考虑到了,他们只是还没寻找到合适的机会跟刘辩提出来。
没想到,被曹操领了先。
诸葛亮当即建议道:“陛下,这一点很好解决,要让他们相处起来没有矛盾,只需要加重他们的负担,让他们干完活之后,没有力气吵架,如此一来,也就不会再有矛盾了。”
司马徽也出主意道:“臣,还有一计。不如陛下颁布政令,派出几个专门负责调解这些纠纷的大臣,在头一个月里,专门整治那些闹事的,排挤外来百姓的,罚一儆百,这样一来,他们便会收敛许多。”
听了他们的建议之后,刘辩却是但笑不语,直到他们纷纷出言纳谏完毕,他才摆了摆手道:“这些办法,都是好办法,只可惜,治标不治本啊。”
众人闻言,不禁面面相觑。
这些办法的确都是管制型的办法,只能维持表面的和平,并不能真正的从根本上消除芥蒂。
可是,排除异己,这是本能,甚至就连几千年后都依然存在,现在让诸葛亮和司马徽想出办法来解决,也不现实。
其他人不敢多嘴,只有诸葛亮熟知刘辩的性格,不怕他恼怒,直接问道:“不知道陛下,可有什么能够治标又治本的法子?”
刘辩沉默了片刻,其实他也没有。
之所以把诸葛亮和司马徽叫来,就是想听听他们高论的,没想到,他们在作战的时候,鬼主意很多,和平时期,却总是捉瞎。
但相较而言,刘辩的常识和经验到底比他们丰富的多,仔细的思虑了一番,沉吟道:“要治本,还是得改变他们的思想。”
“思想?”
这个词语在古代还是个新词,诸葛亮和司马徽、曹操等人听了,都是一头雾水。
刘辩负着手道:“不错,思想。思想,才是我们行为的基础,只有信任、理解和共情,才能够让不同的民族,甚至不同的人种和谐相处。信任,就不会排挤。理解,才能包容。共情,方可体会他人之艰难,不忍心害人,不忍心看人被害。”
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自己的经验,一番讲解之后,诸葛亮等人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刘辩却是一愣,这不都是基本常识吗?
随后他又想到,这个时代,哲学体系还没发展成熟,国内的哲学体系都是建立来儒家思想之上的,很多人都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自己这么一说,确实有点朝前。
他不禁咳嗽一声道:“这些,我也都是听其他人说的。”
诸葛亮等人点头,也都觉得以刘辩这小小的年纪,不可能有这么深的感悟。
很快,诸葛亮又凝眉道:“可是,怎么改变他们的思想呢?”
刘辩闻言顿时笑了出来,这还不简单?他们从小可就一直在上什么思想政治教育课。
把那些课程挪过来不就行了?
于是,他直接道:“这个简单,只要把汉武以来,一直延续的儒家思想,进行客观批判,加以改进,然后推出我们自己的国教和汉教就行了。”
诸葛亮等人听的是一头雾水:“陛下,何为国教?何为汉教?”
刘辩道:“这国教,就是要告诉天下的百姓,什么是国家,国家的好处是什么,为什么国家的建立,跟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至于汉教,那更简单了,就是要给百姓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
这可都是他过去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现在正好照葫芦画瓢的搬过来。
反正提高素质这种事,不管放在何时,放在何地,都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但他越说,诸葛亮等人是越糊涂,因为这其中涉及到的专有名词实在是太多了。
“陛下,那,怎么树立?”
“这个嘛,不能一上来就进行宏观教育,老百姓也理解不了。这样吧,我们就先推行一个朗朗上口的口号,比如说…比如说…以团结友爱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诸如此类,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