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热情的苏联

  杜鲁门总统在德国遭遇了冷遇,但是却在苏联遭遇了热情的接待,苏联从上到下都给了杜鲁门副总统一个很好的接待规格,斯大林阁下甚至亲自到机场来迎接,现在苏联正好到了冬季,整个苏联都好像是被冰封了一样,别说是进攻华夏人了,现在就算他们自己动弹一下,可能就要在旁边喘半天的,苏联应对冬天还算是可以的,今年获得了大量美国的棉花援助,能够让所有的人穿上棉衣了,这已经是相当不错了,苏联手中还掌握着几个煤矿,他们的日子比德国过得要稍微好一点,德国的老百姓冬天都没有煤炭使用,至少苏联的老百姓不用挨冻,而且他们还有一些马铃薯可以吃。
  在克林姆林宫的宴会大厅,杜鲁门副总统见到了很多制作精美的食物,谁说苏联人平时的时候很粗矿,根本就制作不出美妙的食物来了,在杜鲁门副总统看来,这些美妙的食物,如果带回美国去,恐怕会把美国五星级酒店的厨子给惊讶的掉出眼睛来吧,这实在是太让人感叹了,苏联这么一个穷的国家,竟然还有这么好的厨子,可见平时苏联的高层是多么的会享受,这样一个国家穷的都快要卖裤子了,但是苏联的高层一样要喝这个国家的血,对于这些特权阶层,杜鲁门副总统也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能是说这是人家国家的特色。
  苏联其实也感觉到和德国一样的想法,但是苏联还有其他的路子吗?苏联在历史上就对华夏进行过侵略,当然那个时候是叫做沙皇俄国,从大清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沙皇俄国就希望能够在远东取得出海口,那个时候就开始对大清朝进行侵略,到了大清朝中晚期的时候,整个大清国的国力开始下降,沙皇俄国就开始了鲸吞华夏领土的日子,整整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在沙皇俄国的嘴里下去了,而且还杀死了当地很多的老百姓,这让华夏跟沙皇俄国之间结下了不解之仇,当华夏在毛远山的领导下强大起来之后,第一个目标就是要拿回蒙古。
  毛远山的目标实现的非常干脆,蒙古很快就变成了华夏的了,当时斯大林阁下还在叫嚣,要给华夏有些厉害,当时苏联军队抬着头冲向了远东,原本按照他们的估计,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掉华夏的,因为原来的时候也跟华夏的地方部队打过仗,基本上最精锐的军队也在他们的眼中不值得一提,可没想到当他们远东军团出击的时候,竟然被华夏人给打了个措手不及,以铁木辛哥元帅为首的几十万士兵全部都失败了,这让苏联人直接震惊了,这种事情怎么能够发生在他们的身上呢?难道今天是愚人节吗?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斯大林阁下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政厅的上空,成群结队的华夏飞机进行了阅兵式,让所有的俄国人都傻眼了,他们从来都不敢想象这一幕,在苏联的领土上,华夏竟然趾高气昂的进行了一次阅兵式,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港里的那些船只,全部都被华夏人给俘虏了,并且那个名字最后一次出现在报纸上,就从华夏人的阅兵式过后,那座城市变成了海参崴,原来那座城市就叫做海参崴,后来沙皇俄国改了名字而已,现在又改回了原来的名字,也宣示着华夏人对这座城市的主权。
  后来所进行的一切就好像是噩梦一样,沙皇俄国也好,苏联也好,这两个国家都是骁勇善战的,在东欧和亚洲地区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而且这个国家还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最后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战斗力还是十分强悍的,包括美国和德国人在内,谁也没有想过华夏人会从远东杀过来,就好像当年的蒙古人一样,竟然直接杀到了莫斯科的城下,现在从莫斯科往东走大约170公里,就能够看到华夏北方方面军的军营,里面的军事装备能够把苏联人给吓尿了。
  北方方面军最近一段时间也被削弱的很厉害,当北方方面军大量的军队调往欧洲的时候,苏联统帅部曾经做出过一个决定,想要试探一下北方方面军的战斗力,他们派出了两个装甲师和12个步兵师,总数大约是20万人的军队,结果这20万人的军队只坚持了不到两个礼拜,在这两个礼拜的时间里,华夏方面的军队进行了轮番攻击,这20万人的军队经历了地狱一样的一个星期,最终这20万人只逃回来了35000人,剩下的人不是被华夏人炸成了碎片,就是走进了华夏人的战俘营。
  对于战场上的正面对抗,苏联人是一点儿都不想了,现在都已经被华夏人打得没有脾气了,如果美国人支援给他们大量的武器,让他们出去把德国人给胖揍一顿,恐怕这些苏联人立刻就会出去的,但如果让他们过去跟华夏人对打,不管这些武器的数量有多少,这些苏联人都是不会过去的,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对面华夏人的武器肯定比你更先进,如果你敢于挑衅华夏人的话,那些华夏人肯定会让你后悔的,这是多日战斗留下的一个经验,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呆着吧,不要随便的去挑衅华夏人,这是前线的老人告诉新人的最重要一句。
  关于这个问题,杜鲁门副总统其实早就观察到了,虽然在德国并没有接受到应有的礼遇,但是杜鲁门副总统却十分明白,德国的战斗力还是存在的,德国人只是缺少一些武器弹药而已,如果能够把补给品给他们送全的话,德国人的战斗力还是能够顶上华夏人的,虽然不见得能够抵挡住华夏人的进攻,但至少能给他们带来麻烦,苏联人这边就不行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