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到再晚些的时候,果然就一个人回了宁寿宫。
郑太后这一次却一个人待在宁寿宫后花园的高阁子里头。
夜色已经暗了,宋尚宫缘着木梯上了楼,二楼只在梯口稀疏地掌了几盏灯,放眼一看,前头的大露台上却隐隐地笼着灯火。
冬天里风寒,敞厅左右两面的开窗上苫了毡帘,只留下当脸的一面。
这阁子原本是专为了听戏预备的,窗下是个大戏台子,环周挑高的灯柱,如今戏台子上空荡荡的,不见了往日的升平歌舞,柱头的灯火却次第都点了起来,照得敞厅前端都明晃晃的。
郑太后坐在敞厅露台当中的软椅上,只露出一截背影,这半晌都没有一点动静。
宋尚宫怕贸然惊坏了人,在楼梯口上就放重了脚步,踩在木质地板上“噔噔”的,就看见郑太后微微地动了动。
积年的主仆,彼此都熟稔了,从迈脚的习惯和脚步的声音就听得出是谁。
郑太后就淡淡地招呼了一声“老宋”:“你回来啦。”
宋尚宫知道郑太后这个时候心情又不大好了。
这半年里,太后心情不大爽利的时候,就爱到这小梨楼里头来一个人坐着。
她不由得有些心痛,就应了一声,道:“您如今也不是从前的年岁了,这里头冷飕飕的,吹了风可怎么好。”
郑太后就微微地笑了笑,道:“是啊!我也不是从前的年岁了。”
她神色间有些追思的意味,走近前来的宋尚宫看了个分明。
又听她似乎是笑了笑,道:“我小小的时候,外祖母就喜欢听戏,总把我带在身边儿,后来她走了,舅母觉得戏/子不祥,这里就凋敝了。”
郑太后口中的“外祖母”,那年月其实该叫太皇太后,是咸宁朝的皇后,绥政皇帝的生/母。
绥政皇帝同郑太后的母亲酉阳公主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可惜只做了九年的天子。
反而是太皇太后颇有寿数,在绥政朝为太后,到泰安朝,又被尊为太皇太后,在这宁寿宫里住了将近二十年,以至嫡亲的儿媳、泰安皇帝的母亲虽然做了太后,却仍旧要住在偏殿里服侍着婆母。
太皇太后宠爱/女儿酉阳公主,也宠爱郑幼然这个外孙女,时常将她带在身边教养陪伴。
郑太后说一句在宫中长大,也并不为过。
及至后来……
倘若不是酉阳公主坏了身子,心中对这个女儿委实地放心不下,郑幼然也未必就要嫁给年长她许多的泰安皇帝,做了个便宜继后。
郑太后并不常常回忆从前,宋尚宫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一时默默地无言,就听她口中忽然轻轻哼着,唱出两句戏词来:“认得红楼旧院,美人去远,重门锁,云山万千,知情只有闲莺燕……”*
一时竟颇有辗转之意。
宋尚宫在一旁听着,不由得眼睑微润。
郑太后看上去却不过是兴之所至,随口哼唱出来,一撩眼皮看见女官面上有些忧虑的神色,反而笑了起来,道:“你这老货倒是多愁善感。”
宋尚宫颇有些不好意思,一时连帕子都忘了,就抬起袖子来擦了擦眼角,道:“这楼上风大,把奴婢的眼都迷着了。”
又顺势劝道:“回房去歇一歇罢。”
郑太后却不动,道:“回房去有什么意思,就在这里吹一吹风,倒还松快些。”
宋尚宫叹了口气,知道劝不动了,就往一边的椅子上斜签着身子坐下了,道:“这几日赵王爷没有进宫来么?”
郑太后嘴角微掀,似乎是笑了一笑,道:“平白无故的,他进宫来做什么。”
宋尚宫听着这话,心里微微地一跳,只觉得有些不像。
她回来这一趟,原本有些正经事,因着郑太后心情不好,倒先搁置了,这时候不免就想起来,道:“奴婢瞧着,贵妃娘娘倒是很把这账当成一回事在处置。”
她到凤池宫头一天,就听见容晚初说的那一席话,后来又看见了凤池宫的安排,一颗心不免提着,总有些惴惴的,道:“奴婢这心里,总有些不安。”
郑太后却不以为意。
她道:“容氏是个极聪慧的女子,她不是袁氏那样的小聪明,就懂得她该做什么样的事!”
袁沛娘前头奉了宁寿宫的意思,到凤池宫去说话的事,宋尚宫是清楚的。
这时候听着郑太后的意思,却并没有当真将她放在眼里。
宋尚宫不由得笑了笑。
她道:“怪道没有瞧见袁氏陪您抹牌。”
郑太后道:“可怜见儿的,受了大委屈,回来哭哭啼啼的,我怕她在我这里熬着,伤了眼睛,打发她回去歇着了。”
话虽然听着关切,意思却凉薄尽了。
宋尚宫也并不关心袁沛娘的作为。
她念头还在容晚初身上绕着,脸上就不由得露出痕迹来。
郑太后看在眼里,将指端的甲套拨/弄了一回,淡淡地吹了吹,道:“她把袁氏撅了回来,就是试探我的意思了。我在这件事上给了她脸面,她若是还非要同我过不去……”
她意味不明地笑了笑,道:“愚鲁至此,她就不配做容景升的女儿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宋尚宫的心里却总是不大安定。
她道:“您要不然……还是同赵王爷商量商量?”
她又提起赵王来,郑太后就不由得皱了皱眉。
宋尚宫心里打了个突,低声道:“娘娘不晓得,昨儿夜里贵妃娘娘发起腹痛来,不过是为月信受了寒,多大的一点子事,皇帝不知怎么的就惊动了,太医署的御医一个不落地都传了去……您想一想,咱们这位皇帝,什么时候是这样多情的了?”
“无非是从前那个秦氏,结果昨儿她在九宸宫待了半日,那秦氏就不明不白地死了!”
宋尚宫忧虑地道:“娘娘也说,她是容大人的女儿。如今有了这样的帝宠,保不齐还想更进一步……”
郑太后道:“有野心不怕,这宫里谁没有野心?”
她挑了挑眉,道:“有野心,和能不能成,是两码事!”
宋尚宫顿了顿,道:“毕竟不是您肠子里爬出来的,您、只怕到时候您也……”
郑太后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道:“是不是我生的都不要紧,要紧的是那容氏是容景升生的。就是皇帝想成全她,朝臣也不会容得下。”
天色已经全黑了,空旷戏台的辉煌灯火映进厅中,使郑太后的神色看上去有些莫测,只是声音里依稀带了一点笑意:“做贵妃协理六宫有什么不好?这紫微宫里的女主人,有一个就够了。”
※
凤池宫里的西次间里也掌遍了灯,照得室内灯火通明的,连窗外的回廊里都蒙蒙亮着。
阿敏和何司记一同给偏殿存账册的小库房落了锁,就仍旧回了屋来,此刻正坐在灯前头,低着头做针线。
她和阿讷在女红上都颇有巧思,从前就常常替容晚初做些贴身的针线,只是后来容晚初总怕她们眍坏了眼睛,就不大许她们做了。
容晚初顽的腻了,把桌上的拐子都推到了一边去,象齿相击一阵噼里啪啦的脆响。
她支颐坐在榻上,颇有些百无聊赖的样子,看着侍女垂着头,一双手在柔软的布料上飞针走线,像要晃出残影来。
仿佛是感应到了她的注视,阿敏头也不抬地道:“娘娘还想顽点什么?”
容晚初道:“昨儿的账册还没有看完。”
侍女已经道:“不成。”
容晚初神色就悒悒的。
阿敏微微地叹了口气,道:“不是奴婢不肯,陛下临走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不许您夜里还看账本的。”
她说着话,手里的动作犹没有停,一针一针地缝到了尾,又往回折了一段,才向布料当中介了几针,拿起笸箩里的银剪子把线绞断了。
针戳进了线板里,她把成品提起来抖了抖,长长的一个横条,两端缝着绦带,当中一段厚厚的,捏在手中却柔软。
侍女这才点了点头,就靠了过来,在容晚初腰上比了比,道:“您且试试。”
容晚初就直起了身,由着阿敏替她系在了腰间。
阿敏这一日也忙,挤着时间紧赶慢赶地替她缝了一条带子,容晚初看着她眼角的红丝,心里忍不住一软,也不愿意她再为难,心里悄悄地把殷长阑腹诽了一回,只道:“你去要了储秀宫秀女的名册来给我瞧一瞧。”
阿敏面上不由得有些两难。
容晚初笑道:“陛下只说不许我看账本,难道连个名册也不许看?不过是白看一眼,免得里头还有些我不认得的亲戚,一个一个都要凑到我跟前来。”
阿敏将信将疑地看了她一眼,见她颇为坚持,心里也知道这是个闲不住的。
闷了这半日,倒也要怕心里憋出事来。
横竖是储秀宫的闲事,熬不得什么心血,她就屈了屈膝,道:“奴婢这就去。”
尚宫局的司记何氏如今就住在凤池宫里,要寻什么名录再便捷不过的了,没有多大工夫,阿敏就带着一本册子进了门。
那册子倒并不很厚,这一回的大选委实有些仓促,能从初选里留下名来上了册的人也并不很多,容晚初随意地翻了翻,袁沛娘的名字不前不后的,六品的出身实在算不得什么贵女,但同在几名低品小官家的女儿当中,她又是排在极前列的了。
姓名后头还跟着椿、萱的名讳,连同籍贯、宗族、判词都注得详细,因此一个人倒有好几页可写。
容晚初目光只在袁沛娘的名字上一扫,就不大有兴致地翻到了别处去。
这册子上的名字,原本她都并不认得的——就是上辈子,她们同她也不曾有过什么关联。
但她翻过某一页的时候,却忽然“咦”了一声,道:“父,御史中丞翁讳博诚……这个翁明珠,明日请进宫来教我见一见。”
作者有话要说:
殷七:做明君有什么好,做昏君有什么不好。(暴民发言
——
*戏词摘自孔尚任《桃花扇》有删改。
第37章 探芳讯(1)
在这宫里,凤池宫的容贵妃要见谁, 自然是没有不能成的道理。
因着宫中一直多事, 太后和皇帝两边的态度也不甚明朗, 储秀宫中的秀女们已经在宫中住了些时候,却迟迟没有一个收梢,尚宫局索性就安排了上午、下午两门课程, 每天把这群青春年少、精力充沛的女孩儿们拘束在一处, 名义上是上课, 也不过是风雅顽戏, 免得散到外头去野了心思。
凤池宫中来了传信的宫人, 上课的女史就退到了一旁。
那宫人站在棋室门口,笑盈盈地福了身子, 问“哪一位是御史翁大人家的千金”的时候,满屋子的姑娘都把目光投到了一处去。
棋室角落的大窗台上摆了两个青石大碗, 碗里的水仙花郁郁葱葱的, 正长到好时节, 穿浅荷粉色褙子的姑娘伏在桌上,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那葱绿的花叶来看。
她盯得入神, 连众人都扭过头来看自己也没有感觉到。
还是坐在她一边的女孩儿悄悄地推了她一把, 道:“明珠, 有姑姑问你呢。”
那姑娘就有些呆呆地站起来,一双眼不知道要往哪里去找。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