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中枢
眼前的情形叫奥巴有点儿不适应,几个月前这里还空荡荡的,只有少量的毡包和放牧羊群马群的牧民,几千年来这里一向如此,穿着动物的毛皮,射猎和放牧,人烟稀少,或者说很难看到大片的人群。
现在这里不仅有大量的好几万人密集人群,还有了大片的营房和栅栏区,汉人随意建起来的房舍都比察哈尔人的察罕浩特,巴林人的白城,还有科尔沁人的格勒珠尔根城要宏伟漂亮的多。
两者完全不具备可比性,奥巴台吉突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感觉更加沮丧了。
很多人更注意受降台了,但张瀚的身影还没有出现,这更令一些蒙古人心里憋屈。他们象是一群穷苦的牧民,希望得到领主的救济,他们感觉自己很重要,心中急如星火,然而领主却一直未能出现,这令得他们满怀希望和期盼的同时,也感觉自己被戏弄了。
白洪大台吉一直打量着四周,银锭志得意满,白音台吉面色沉静,很多台吉一脸的茫然和手足无措。
只有黄金家族的血脉成员才能够被称为台吉,在达延汗之后,卫拉特人几乎杀光了黄金家族的后裔,后来几个偏支传承下来,一百多年之后又有了眼前的这盛况。
但从现在开始,台吉和血脉恐怕不再是重要的东西了,包括白洪大台吉在内都得重新考虑和思索自己的前途。
炒花台吉仰面晒着太阳,似乎对将来无所谓。
也是,这是一个年过花甲而且身体不太好的老人了,未来对他来说可能就是今年的冬天,也可能是明年,何必再想太远?
漠北三汗之中,车臣汗硕垒最为镇定,他一直坚定的跟着和记,效忠张瀚。
土谢图汗衮布有些慌张,似乎是在想今天的事会不会被清算。
白洪大台吉理解衮布的慌乱,毕竟长子多尔济被处死肯定是一道翻越不了的坎。
扎萨克图汗多尔布则处于两者之间,既没有那么镇定,也没有太多的慌乱。很可能这个漠北汗在盘算自己能剩下多大的地盘,又或者说能剩下多少的权力在手里。
白洪大台吉自失一笑,连他自己又能完全不计较?喀喇沁人是在前次察哈尔人试图西迁时避难跑到土默特人地盘,部民还有近五万人之多,现在被和记打乱分散,屯堡,各处用工,军队,放牧,事实上自己早就被剥夺权力了。
只是和记的办法相当的和风细雨,并未叫人感觉受到严厉的压迫,甚至可以说是台吉们自觉自愿的行为。
住在和记的地盘,特别是大型城堡之内太舒服了。
各种娱乐的地方都很好,种类很多,叫人觉得很舒服。连白洪大台吉也渐渐习惯了吃蛮子的饭食,各种菜肴,各种精巧的点心。
如果想喝酒了,各种佐酒的小菜都很精致,还有各种好酒,还有卷烟。
可以听曲子听戏,可以写条、子叫那些南边过来的唱小曲的到自己府里来,也可以到某个酒楼去喝花酒,最后夜不归宿也是可以的。
台吉们没有受到和记军纪的约束,又有充足的银钱,人生可以大把的时间来挥霍。
是的,和记就是用这种办法来赎买台吉们的权力,丁口,牧群,牧场,就是用这种办法来赎买过去了。
现在西边的台吉们更想要的就是大一点的城池,更好的享受,更多的美酒和妇人。
最近的好消息就是和记军司在考虑修复旧中都,相比起金和辽的旧都,大元的旧中都规模更宏大,保存下来的宫室建筑也最多。对那里白洪大台吉相当熟悉,那就是他的地盘,也是他下令牧民不能随意破坏那里,毕竟是旧元故都。
那里有相当庞大的宫殿群,据说不比大明的紫禁城逊色太多,也有相当多的衙门和附属的建筑,虽然残破了,但还有修复的价值。
在宫城之外还有大量的类似蒙古包的建筑,也是相当贴心的设计,既是永固型的房屋,也考虑到了蒙古人的居住特点。
很多台吉已经在幻想着搬到旧中都去住了,想必会有更繁华的市面,更多的商人,更多的美酒和美食,更多的美人。
“也没有什么不好……”白洪大台吉被正午的阳光晒得有些昏头昏脑,他流了很多汗,身上怪不舒服,但心里终于坦然了,和很多等着典礼开始的台吉们一样,白洪大台吉也半躺下来,闭上了眼皮,很舒服的半躺了下去。
……
“哦,不急。”张瀚听了最新的传令禀报,随口道:“猎骑兵是先导,距离大队俘虏和龙骑兵们到来最少还得半个时辰。”
“很是。”孙敬亭对传令道:“你告诉吴齐和李贵,还有夏希平张春他们,过半个时辰左右他们先到受降台一带等候,大人和我最后跟蒋义一起赶过去就行了。”
“嗯,现在一切很好,很正常。”张瀚笑着对孙敬亭道:“我们抓紧时间商量,把最后的定稿确定下来。”
孙敬亭抚额道:“张春牛提醒的对,我们以前实力不足,行诡道多了一些,这一次就堂堂正正,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如果俘虏押解到了再行分郡之事,反而显得咱们心虚,手段不够似的。文澜你此前的做法就很好,态度坚定,反而把他们真正震慑住了。”
张瀚沉吟道:“其实就算真翻脸,我们把他们全杀光也是很轻松的事。不过底下的安抚工作就要进行很久。他们其实也已经算投降了,虽然不是和我打天下的兄弟袍泽,但投降进来也是自己人。人们都有点错乱,既希望上头是个坚刚不可夺志的强硬人物,杀伐果断,但如果上位者太能杀人,下头的能不人人自危?和记现在的氛围很好,既有人拿着鞭子看着大家,又没有弄到大伙担心受怕的地步,这样挺好,不要轻易破坏。”
孙敬亭很用心的听着,过了半响才道:“确实很好,我只盼文澜能保持初心,不要十几二十年后,身居一人独处之高位,猜忌过甚,而忘了此刻的初衷。”
张瀚哈哈一笑,说道:“就是害怕啊,所以我一直在设计一种体制,就是要有君皇,毕竟这样大家省事点。如果我说共和,大家共治天下,你们这些人会怎么想?”
“我不知道。”孙敬亭道:“大约会把你撵下去,换个靠谱的上来。”
张瀚闻言大笑。
这是想当然的事,没有任何人能接受张瀚所说的,比如张瀚保留自己的私产份额,一统天下十年之后和记大统领通过选举换一个,然后他退居林泉之下。
不要说属下没有人会赞同,就算选也不会有人敢选,谁要真能选上,第一选择要么是起兵杀掉张瀚,要么就得自杀,免得连累了家人。
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没有人会淡定,也没有人能轻易的信任别人。
“以天下奉一人是这样。”张瀚敛了笑容,正色道:“所以还是要分权,君权要有克制,从唐宋至今,一直是君主在集权,也是时候把君权和相权分分清楚。”
孙敬亭道:“你的政事堂会议不就是分权了?”
“当然不够了。”张瀚道:“政事会议是我主持,一切还是我说了算。现在分司越来越多,和记各军司在中枢的官吏已经有三千多人,因为我们用的是精细化的管理,也就是商行到公司再化公司为国家,我们骨子里是一群商人,所以我们对事情管的更精细,不喜欢浪费,要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所以我们还要杜绝贪污。我们对百姓好,也希望百姓能给我们带来利益,大家彼此依靠,天子并不牧万民,百姓不是羊群,我们对他们的责任是管理好他们,他们也要给我们应有的回报……这样的管理办法必定需要大政府,中枢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官吏人数得多,而且要专业化的官员来管理,象大明这样,进士出身的官员进户部和工部,他们连算术也不懂,怎么管工程和财税?弄的一团糟,只能把事情委给吏员,吏员又没有个出身,当成贱业,还不需要考核,允许他们世袭,国计民生越弄越糟是必然之事。我们这边会有越来越多专业的官员和吏员,以后都要进行专业对口,就算不对口也要进行业务学习。我们的中枢各司会越来越庞大,如果,我是说如果有一天我们统一了天下,面对大明十三行省和两千个县,我们的中枢将庞大到你难以想象的地步。”
张瀚顿了顿,喝了口茶,又接着道:“当然也不是人越多就越好。象现在大明这样,中枢朝廷也有一万多官员和好几万吏员,但人浮于事,多半的人拿俸禄不干事,少半的人办事还不称职,这就是我说的大而无当,我们要大政府,但又要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这就是挑战。我们得设计出一个完美的体系,各部门之间又能独立行事,依靠规则和专业化的人员来做事,又能有一个更强力的部门统合起来进行协调,免得各行其事乱了章法。政事会议就是我说的这样,时间越久,我们的部门越多越大,事务越来越复杂繁芜,我们开会决定事情虽然很稳妥,但输在效率太低,这种形式可以更升级为一层,比如叫军国重臣会议,只决定事涉国家稳定和与别国开战的大事,一般的事务性的事,哪怕是拨款几十万上百万,只要不涉及生死存亡,都不必以经过最高会议的形式决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