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因为不懂,所以王皇后将信将疑的信了鲁用的话。
  “既然如此,那就让她们先在私邸里待着吧,开窍的事,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王皇后又问了鲁用一些太子殿下平日里做的事、读的书,细细关心后便让鲁用回去了。
  坐着驴车回了私邸,车还未停稳,鲁用的一个小徒弟就凑了过来,向师傅禀报消息了。
  “师傅,太子殿下把北苑那四位姐姐赶到绣房了,说是让她们做针线活。”
  鲁用掀帘跳了下来:“什么?赶去绣房了?是让她们去做绣娘吗?”
  “可能是,太子殿下说了,不养无用之人,想吃饭就得干活。”小徒弟愁眉苦脸,“师傅,太子殿下会不会让我们这些小侍人去种地啊?”
  贺琅当初带出宫的侍人和宫女很多,但如今已经有一半分去做粗活了,做的活可比他们在东宫里时辛苦多了,侍人去种菜,宫女去织布,真的是很辛苦啊。
  鲁用没空理会小徒弟的担忧,一路小跑的进了私邸。
  穿路过廊,直达主殿后,鲁用悄悄问过柯全,待知道那四位美貌宫女真的被派发去绣房后,不由得感叹。
  “唉,太子殿下还真是不懂得怜香惜玉啊。”
  柯全轻笑:“谁说的,你没看到殿下对邱姑娘如何?”
  鲁用啧啧两声:“邱姑娘还真好命。哎,你说,邱姑娘到底是什么人?为何从不见她进出?难道地底下有暗道?”鲁用踩了踩脚下的砖。
  柯全白了他一眼:“你管那么多做什么,你又不是大臣,我们这样的人,只要做好伺候主子的本份就是了。”
  “是,是,柯哥说的对。”鲁用讪笑着把话题给咽了回去。
  自从把吉佩送给邱向阳,顺利的与她加深了一层关系后,贺琅最近几日的心情非常好,好的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只是这份心情在他看到新一份战报后,立即就消失无踪了。
  成贼再次攻下一城。
  该死的叶奉超!
  战报到达燕京后,又一轮朝堂议论开始了,超过半数的官员要求更换主帅,把叶奉超押回燕京治罪。
  收了叶奉超的孝敬钱,负责在朝中为他说话的关侯爷及一众兵部官员们,这回也不知该如何为他说话了,失了一城又一城,之前他还胆大包天的敢向朝廷开口要兵饷,朝廷最后也给了他一部份了,但如今他又失一城,这实在是罪无可恕了,关侯爷他们只能保持沉默、默默缩头,不落井下石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努力了。
  文臣们怒气冲天,武将们也怨气满满,嘉和帝心中对叶奉超也是怨恨深重,他自觉对叶奉超极为宽厚了,给了他一次又一次机会,可是他却没有一次能成功抵挡成贼,失了一座又一座城池,实在是深负圣恩。
  有心治罪叶奉超,但嘉和帝环顾朝堂,也不知谁能接替叶奉超抵挡成贼,若是匆匆将叶奉超押入京城,前方的大军又该如何处置?
  群龙无首,这对于军队可是一场大灾难。
  贺琅趁此良机,向父皇嘉和帝举荐了一人,此人乃是剑北道的巡抚丁春海,剑北道正是与成贼对战的前线,巡抚是一省主官,丁春海不仅要为作战大军提供粮饷,也有权提督军务。
  丁春海是个猛人,他不仅文章好,治理地方的手段也不错,而且他还懂得领兵打仗,贺琅前世为太子时,因为打了太久的仗,死了太多的武将,到了嘉和帝后期时实在无将可用,嘉和帝不得已启用了一些文臣来领兵,有一些实在不行,瞎指挥,但也有几个有意外之喜,丁春海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
  “丁春海?”嘉和帝不认同,“他乃是一介文人,如何能镇得住那些武将?”
  贺琅却觉得完全可以了,因为他比他父皇更加了解文臣对武将的压制,其实大燕的文武势力早已失衡,在他皇伯父庆平帝在位时,朝中就已呈现文强武弱之势了,待他父皇登基,因为他父皇仁弱,太过听从文臣的意见,武将的地位就被压的更低了。
  看兵部的官员构成就知道了,开国前两代的兵部官员,几乎全由武将构成,从第三代承元帝起,文臣进入兵部,到了第四代庆平帝,文臣多过武将,且多居于要位,到了第五代嘉和帝,几乎上下全是文臣了。
  所以叶奉超这样的草包废物,以金钱说动关侯爷,关侯爷就能助他夺下剑北道数万大军的主帅之位,若是以叶奉超的出身、资历和能力来论英雄,根本轮不到他来坐这个位置。
  知道朝中文强武弱现状的贺琅,并不一味说服嘉和帝,他只是把他举荐的人选透露出去,朝中的文臣立刻就附和而上,赞同由丁春海来接掌大军,说动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丁春海是文臣,是他们的自己人,不推自己人,难道还去要推武莽子吗?这是立场问题。
  在文臣们的鼓动下,很快,嘉和帝发出了令旨,削去叶奉超的一应职权,立即押解入京,剑北道巡抚丁春海加封总督之职,担任大军元帅,执掌军权。
  令旨下达,下朝之后,贺琅又去向嘉和帝求旨意。
  “父皇,儿臣担心丁大人压不住那些武将,毕竟他是文人出身,从未学过兵书,也从未领过兵,故而儿臣想派些人马前去为他压压阵脚。”
  嘉和帝皱眉,刚想说兵力紧张,贺琅继续往下说。
  “儿臣有五千辅兵,虽然只是辅兵,但好歹操练过,也能勉强用用,儿臣想派出两千辅兵,让他们听命于丁大人,有兵马在手,丁大人也能轻松一些。”
  嘉和帝眉头一舒,果然是他的好儿子,愿意拿出自己的兵来帮他。
  “好,好,你想的如此周全,朕很心慰啊。”嘉和帝一脸慈和的看着他的儿子,“朕这就给你一道令旨,许你派出两千辅兵前去剑北道。”
  朝廷对于兵马调动是十分谨慎的,两千兵马,数量实在太多,若是没有合法的公文手续,是不可能在明面上行走的,一旦发现,立刻会被各地衙门和驻军当成匪徒进行追击。
  “谢父皇。”贺琅拜谢。
  “不必谢朕,是朕该谢你,你替朕想的周到啊。”嘉和帝亲手扶起儿子,“今日你就留下用膳吧。”
  “是。”
  贺琅回了私邸,召来了单壮。
  “单壮,孤如今有一要事要交托于你。”贺琅拿出一管漆筒,“此乃孤的亲笔手书,加盖太子印,你拿着这份手书,领两千辅兵,前往剑北道,保护剑北道巡抚丁春海。”
  单壮惊住了,领两千辅兵,保护剑北道巡抚丁春海?
  这真的是保护,而不是监视?
  贺琅盯着单壮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你一定要保护好丁大人。今日父皇下旨,削去叶奉超的元帅之职,丁大人加封总督之职,接替叶奉超执掌军权。孤担心丁大人文人出身,压不住那些武人,所以派你前去为丁大人站阵,虽然你无朝廷官职,但却是孤的人马,你去就是代替孤,你护着丁大人,就是孤护着丁大人,懂了吗?”
  单壮听懂了,抱拳大声应是:“卑下领命。”
  第127章 丁春海
  剑北道, 林州,巡抚衙门。
  “大人怎么办?越来越多的难民向我们这里涌来,该如何安置?”一位属僚着急地向巡抚大人丁春海寻求指示。
  在哪里安置?丁春海也没有头绪, 林州城内能够安排人住的地方都已经住满人了,从去年起,成贼就攻势凶猛, 接连攻破了几城,林州城已经接纳了很多出逃的难民, 如今又一个城池被攻破,涌来的难民就更多了。
  “大人, 这几日粮价接连上涨, 是不是再请那些粮商过来聚聚,压一压粮价?”另一个属僚向丁春海寻求指示。
  聚来了又如何?丁春海心中更烦。
  他还能再说什么许诺?上一座城破之时,他已经向他们许诺减免他们粮行的五成税赋了, 如今他还再许诺出什么东西来呢?
  全免吗?怎么可能。
  丁春海满心烦躁, 可是他不能在属下的面前露出无措之色,只能强装镇定,向他们说:“你们先别把人放进来,让他们在城外歇一歇,我再想想办法。”
  如今是能拖一时是一时,不能让难民们疯涌进来, 不然要是没有地方安置,没有粥食供应,只会让局面更加麻烦, 难民变成匪徒不是新鲜事,当人饿急了、穷疯了、看不到生路了,做出什么事来都可能。
  可是这样的拖也只能拖半天,此时已经是近午,若是等到夜晚还不让他们进来,只怕难民们就要闹事了。
  时间一刻又一刻的过去了,丁春海召来了城中的大小粮商,向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请他们发发善心,救济救济难民,与林州城共度难关,不然若是难民们闹起来,只怕会出大、麻烦。
  为了让粮商们更有动力些,丁春海又许诺,等到此关度过,他们会向皇帝陛下上书,为他们求一块“积善人家”的牌子。
  有的粮商动心了,可是更多的粮商在观望,他们对大燕朝廷已经没有什么信心了,一场又一场的败仗,叶奉超的草包无能和贪得无厌,令他们不再相信朝廷的能力,与其把米粮捐给官军,捐给抚衙,还不如把米粮握在手中,等到成军兵临城下,他们向成王献上粮草,岂不是能得一个投奔之功。
  局面在僵持着,丁春海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心中恼怒,可他面上却不能显现出来,只能想方设法以情说理。
  天色越来越暗了,金乌西坠,玉兔东升,眼看就要到城门关闭的时候了。
  城门外渐渐起了喧哗声,喧哗声越来越大,开始形成声浪,一波一波的向四方传去,难民中的男人们很快聚集在一起,手中还拿着木棍、石头,似乎就要硬闯城门了。
  城门处的守军也迅速集结,拿着刀,持着箭,严阵以待。
  本是同一方的同胞,此时却分列两方,一场内部厮杀就要开始。
  就在局面一触即发之时,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阵马蹄踏地声。
  除了马蹄踏地声,还传来大军行进的独特的步伐声。
  城门外,安静无声,但是一时的安静之后,难民们立时发起攻击,他们以为敌军来袭,拼了命的想进入城中。
  城门的守军也以为是成贼来袭,立刻又降下第二道城门,并在城墙上堆集起滚木、石块。
  局面越来越失控了,就在守军想要杀一儆百,杀几个头子立立威之时,城头上突然有人高声大喊。
  “是官军,是朝廷的官军。”
  城门口的攻势一下放缓了,难民们拼命的垫脚抬头,甚至踩在了别人的背上,想要看清远处那支军队的旗帜。
  大红的燕旗!
  果然是官军,难民们一下子就安静了,如水波般缓缓退去,不再包围城门。
  当敌我双方实力差距太大时,没有人会真的头脑发昏的自寻死路。
  守军们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军队在城门前二里处,也就是一千米处,停了下来。
  然后军队中分出一支骑兵小队,朝城门疾驰而来。
  小队越来越近了,城头上负责望风的小兵看清了来人的服饰,大喊:“是传令官,传令官。”
  传令官领着小队冲到了城门前,拿出大红色的漆筒,朝城头上一举:“圣旨到。”
  圣旨到,不可轻忽,守军头领验明传令官的身份,便开了城门,将传令官迎了下去,同时命人前去巡抚衙门报信,请丁春海丁大人出来接旨。
  一听圣旨到,丁春海立即抛下粮商,换上官服,到抚衙门口跪地接旨。
  传令官捧着圣旨站在抚衙门口,当众宣读圣旨。
  圣旨内容是两项,一是削去叶奉超所有官职,夺去所有职权,立即押解叶奉超进京,二是加封丁春海总督一职,总理大军军务。
  丁春海听的又喜又愁,喜的是叶奉超这颗毒瘤总算要被处置了,愁的是他怎么总督军务啊?
  这时一个身着丁春海不曾见过的军服的瘦黑汉子走到了丁春海的面前。
  “丁大人,末将乃是太子殿下的将属,领太子殿下谕令,率领两千兵马前来保护丁大人,听从丁大人一切吩咐。”说罢,那瘦黑汉子递上了一管漆筒。
  丁春海接过漆筒,拆开封口,展开里面的谕令。
  不是谕令,而是手书,是太子殿下写给他的信,为了证明书信为真,上面还加盖了太子印。
  两千兵马归他统领,不仅如此,还有一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看得丁春海心中热潮翻腾。
  太子殿下这是以麾下亲兵前来助他啊。
  丁春海心绪翻腾,感激的承下了太子的这一份恩情。
  这时候那个瘦黑汉子又说了一句话。
  “太子殿下担心这边民心不稳,百姓离家逃难,粮价飞升难抑,又恐大军粮草不济,军心不稳,特命末将押了五十车米粮,暂作安抚。”
  五十车米粮!
  丁春海这下已经不只是感激了,而是感激涕零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