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招财举着火把在牛车前边领路,听见李子恒问,一拍大腿:“钟声响起来的时候,村里的人家都听见了,大家都赶忙起来,在这里等着城里的亲戚过江。哎,京城里的万岁爷爷都多大年纪了,怎么又选妃?”
  李子恒笑了一声,“你别乱说,兴许是给皇太子选妃呢?”
  招财嘀咕一声:“皇太子年纪也不小呐!”
  李绮节听着李子恒和招财闲话,心里暗笑,这次可不是朱棣给自己选妃,也不是给皇太子选妃。
  皇太子生得肥胖怯弱,连走路都需要内侍搀扶。朱棣一生勇武,怎么可能看得上太子?
  皇太子至今还能坐稳他的太子之位,全靠他的王妃给他生了个精明能干的好儿子朱瞻基。要不是朱瞻基争气,让朱棣一时拿不定主意废太子,皇太子早就被他的几个兄弟拉下马了。
  全天下人都知道朱棣不喜欢皇太子,朝廷怎么会大张旗鼓给皇太子选妃?
  这次选秀,多半是给皇太孙朱瞻基选妃。
  明朝也有选秀,和清朝选秀重视出身门第不同,明朝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后妃女眷都是从民间选拔的良家女子。嫔妃们大多家世不显,门第简单。
  在明朝,平民出身的皇后一点都不出奇——明朝的娘娘们,是真正的飞上枝头做凤凰。
  如果清朝的后妃和明朝的后妃来个选美比赛,不用说,赢的肯定是明朝娘娘们。因为明朝娘娘们都是从全国几千个秀女中脱颖而出的聪慧少女,姿容妍丽,品性端庄。
  而清朝上至皇后,下到宫女,全部是旗人,本来选择范围就小得可怜,还讲究子以母贵,身份家世高的才能册封为妃,妃嫔们的颜值水平可想而知,基本上只要是五官端正看得顺眼的,都算得上是宫里的美人。
  不过虽然明朝的宫女后妃从民间遴选,可并不是人人都想送自家女儿进宫搏富贵。尤其明朝后宫管制森严,宫女后妃一旦入宫,终身不能离开宫廷一步,不论生死,一辈子都拘在紫禁城中,永世不能和家人团圆。
  而且,明朝还有更加冷酷的殉葬制度。
  殉葬制度本是先秦时候的传统,到汉武帝时,这种野蛮的制度已经基本废除。直到明朝时,脾气暴烈的朱元璋再次重启殉葬制度。他驾崩时,有将近四十个妃嫔被迫殉葬。他儿子朱棣死的时候,殉葬的妃嫔是三十多个。
  明朝不止皇帝死了妃嫔要殉葬,有时候藩王、亲王去世,府里的藩王妃、亲王妃也必须殉葬。
  唯有生过儿子,并且儿子还获封爵位的,和出身勋贵之家的妃嫔才可以免除殉葬的悲惨下场。
  潭州府土地肥沃,鱼米丰肥,县里人家过得还算富足。不缺吃穿,自然便不舍得女儿小小年纪远赴他乡,与人为奴。尤其是随着永乐帝的年纪越来越大,民间百姓更不敢送女儿进宫,万岁爷爷一只脚已经踏进棺材里了,肯定不能再让嫔妃受孕,这个时候被选进宫去的妃嫔,十之八|九都会被强迫殉葬。
  闺女都是身上掉下的一块肉,从咿呀学语养到十一二岁,花骨朵一样的鲜艳漂亮,除非是穷疯了的人家,谁舍得把宝贝闺女往火坑里推?
  于是这几年每到朝廷选秀,县里人都会以十一响钟声为暗号,连夜把家中的小娘子们送到乡下,逃避选秀。不然等顺天府的内监进城来,再逃就来不及了!
  ☆、第7章 李家村
  潭州府毗邻大运河,可能因为交通便利,这几年采选内监频繁坐船造访瑶江县城。
  县里的大户担心自家闺女被选中,筹钱买通了官衙里的皂隶,内监们的船到武昌府时,皂隶就会敲钟提醒,县里人家一听到钟声,立刻连夜送闺女出城。
  古人是闻鸡起舞,瑶江县人是闻钟丧胆,每逢选秀,小娘子夜半出逃,已成为县里的惯例。
  其实李绮节完全不必急着逃出城,她是订过亲的良家女,又没缠小脚,负责选秀的采选内监就是看到她也不会选她——在以小脚为美的大明朝,大脚姑娘参加选秀的话,海选的第一轮就会被淘汰下来。
  不过李乙谨慎惯了,宁愿让李绮节连夜去乡下躲避,也不愿让她留在城里,免得提心吊胆。
  朝廷选秀可不会和老百姓讲道理,明面上是选容貌姿色、仪态品行,其实全看皇家的喜好,谁知道万岁爷爷会不会突然脑子抽风,非要挑个大脚的呢?
  比如朱瞻基的正妃,原来定的是青梅竹马的孙氏,结果朱棣听了个算命先生的话,硬是让秀女胡氏当了太孙妃。朱瞻基登基后,还是把皇后胡氏给废了,另立孙氏为后。
  不过有时候不得不信命,大明江山确实差点葬送在孙氏的儿子朱祁镇手上。一个害死大半朝臣勋贵,被异族绑票的皇帝,也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葩了。
  因为朱祁镇的偏听偏信和任意妄为,引发一场土木堡之变,从此京师门户大开,明朝彻底由攻势转为守势,再没有远征的可能。国力衰退,军政断层,勋贵文武死伤殆尽,三军精锐和火器研发彻底作废,皇室几代内斗不断。
  看起来只是一场军事惨败,其实影响了大明朝的百年国运。
  后世很多学者认为,土木堡之变是大明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那个向朱棣谏言,让他册立胡氏为太孙妃的道士,到底是未卜先知,还是单纯运气好,瞎猫碰上死耗子?
  李绮节沉思间,牛车已经拐进岔道,驶入李家村。
  李家老宅大门前点了两只大红灯笼,有人站在灯下,朝江边遥遥相望。
  李子恒一甩竹鞭:“三娘,咱们到家了!”
  李大婶周氏听到说话声,笑呵呵迎上前:“可算来家了,船上冷不冷?别着凉了,喝碗姜汤,泡泡脚再困觉。”
  李子恒把李绮节抱下板车:“婶子,我明天还得回城呢,先去困觉了。三娘就在家里住下,中秋阿爷和我再回来接她。”
  周氏一把将李绮节搂在怀里,摩挲个不停:“三娘别害怕,到婶娘这里来,谁都不能欺负你!”
  李绮节一头扎进周氏怀里,仰头笑了笑,她才不怕呢!
  李子恒牵着老牛进门:“大伯呢?”
  周氏吩咐招财去烧热水,又让丫头宝鹊去灶房把煮好的姜汤送到厢房去:“你大伯去乡下收桂花了,这几天都是大晴天,正好收桂花,不然等落雨,桂花都不香了。”
  李绮节在周氏灼灼的目光下喝完一碗辛辣的姜汤,漱了口,各自安歇不提。
  一夜无话,次日李子恒赶着牛车回城,这次他走的是山路。临走前周氏让他带几担柴米回城,县里物价高,一担干柴卖六文钱,在乡下只要三文钱就能买一大捆。
  老宅的房屋常常打扫,铺盖枕具,锅碗盘碟,样样家伙事儿都齐备。李绮节和宝珠在老宅住下,每天和大婶周氏母女几个一块儿吃饭,闲时就去乡里或是镇上转转,转眼便过了三五日。
  眼看中秋快到了,回村探亲的人越来越多,李家村愈发热闹起来。
  这日傍晚,青瓦白墙外,一阵清脆铃音由远及近。
  李大伯撩开袍子一角,跳下牛车,招呼几个仆从,将从各个村里新收来的当季桂花抬进院子里去。
  迎面却见窄巷那头一个少年郎君手执一把折扇,身后缀着一个梳辫子的小厮,一主一仆闲庭阔步,遥遥走来。
  李大伯膝下没有儿子,可这小郎君分明是冲李家而来,不晓得是不是哪家亲戚来串门。
  待走得近了,只见那小郎君头戴一顶雪青逍遥巾,身着一袭墨绿圆领对襟窄袖长衫,底下着松花长裤,腰束革带,脚蹬罗皮靴,一副时下最风流俊俏的男儿打扮。
  然而他面色白皙,眼若秋水,杏面桃腮,宛如珠玉,身量也细削窈窕,细看两眼便知,这哪里是什么俊俏小郎君,分明是个十一二岁的清秀小娘子。
  李绮节在老宅闲极生闷,白日里带着丫头宝珠去镇上略逛了逛,刚坐船从镇上回来。登岸才没走几步,便见自家门前停着一辆满载货物的牛车,还有七八个长工在一旁忙乱,晓得是李家大伯回屋来了,连忙疾步走上前,恭恭敬敬道:“大伯回来了。”
  李乙每年中秋都是在乡下老宅过的,李大伯看到李绮节,也没诧异,点点头,从牛车上找出两枚油纸包裹,“去哪里耍了?这是给你们姊妹几个带的云片糕和麻糖糕,拿回去分与妹妹们一块吃罢。”
  宝珠上前接过油纸包,揣在手里。
  李大伯和李乙自幼相依为命,感情十分亲厚。兄弟俩虽然一个住在城里,一个住在乡下,但始终没有分家。
  李子恒和李绮节常常陪李乙回乡下李宅小住,一年十二个月,几乎有一半时间都在李宅度过。兄妹俩和李大伯、李大婶周氏一直都很亲近。
  尤其是婶子周氏,因为没有生育过的缘故,加上怜惜兄妹俩幼年丧母,待他们更是千疼万宠,甚至可以说是溺爱。
  李绮节搀着李大伯跨过大门槛,走进院子,嘴里道:“大伯,我今天去渡口瞧热闹,看到咱们潭州府那条专门往顺天府运送贡品的大官船啦,那船帆一张开,就像一座山,恁般高大!”
  李大伯捋捋胡子,笑道:“我们潭州府的官船看着阔气,其实不算什么。你要是去到应天府和广州府,看他们码头泊的那些大船只,密密麻麻,遮天蔽日,就跟楼宇宝山一样,有一座山那么高,船帆张起来的时候,比瑶江县最大的酒肆还要大,那才叫器宇轩昂咧!当年三宝太监率领船队出使外洋,好多人翻山越岭赶去看稀奇,只可惜那时候你婶子偏巧病了,不然我也能跟着商队去见见世面。”
  说着还啧啧两声,显然是遗憾至今。
  三宝太监,应该就是七下西洋的郑和?
  如果李绮节没记错的话,郑和的七次出海大部分都在永乐年间。朱棣驾崩后,继任的仁宗以国库空虚为由,下令停止船队再下西洋。直到宣宗年间,郑和最后一次率领船队扬帆出海,之后他未能返回祖国,不幸病逝在万里之外的印度洋古里国。
  李绮节暗暗思索:眼下是永乐二十年,朱棣是哪年驾崩的?
  也不知道她这辈子能不能有机会亲眼见识一下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明船队。
  伯侄俩走到院里,周氏端着一个晒笋干的笸箩,正让丫头宝鹊收拢晒好的笋干,储存在一只大肚圆口的青瓷罐子里。
  长工们将桂花搬进院里,堆在地下。
  周氏放下笸箩,抽出手帕擦了擦手,对李大伯道:“官人,夜里怕是要落雨,这桂花还是搬到屋里放着罢。若是淋了雨,收桂花的几千钱可就打水漂了。”
  长工们听周氏如此说,便又将装桂花的竹筐全都一篓篓搬到房里放好。
  周氏一壁让宝鹊去煎茶,一壁笑呵呵道:“忙了这七八日,今年乡下的金桂全收完了。你们也都该回屋歇歇,明天就不用上工了。”
  长工们纷纷向东家娘子道谢,搬完家伙事,坐在灰泥院墙下歇脚。
  一时宝鹊端来热茶和猪耳朵、糖卷果、麻叶片等几样果子,与长工们吃。
  长工们喝过热茶,一人抓了一大把果子,和李大伯道声辛苦,便回自家屋去了。
  周氏亲自端来热汤、皂角,与李大伯沐浴,因他这几日都在村里人家中困觉,怕人家的铺被不干净,一并连发髻也都拆开洗了。
  李大伯换了身干净衣裳,散着一头毛躁长发,坐在楼下堂屋前,倚着黑漆小几看一本市井流传的传奇小说。然而他手中的书册才刚翻开没几页,脑袋便一点一点——打起瞌睡。
  宝鹊卷着衣袖,露出一截雪白胳膊,坐在院子的大枣树下浆洗衣裳。她腕上笼着一只卡口八宝纹银质手镯,是周氏送的。怕手镯沾了冷水,她往里头塞了张帕子,把手镯撸得高高的,牢牢箍在胳膊上,远看就像戴了只银臂钏。
  周氏头上包着蓝花布巾,腰间围一条撒花裹肚,在灶房炊米造饭。
  刘婆子趁着灶膛里的柴火正旺的功夫,宰了一只大肥鸡,烧上一铜壶滚烫开水,坐在墙角烫鸡拔毛。
  满院都飘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刺鼻腥味。
  李绮节把李大伯带回来的果子分与两个庶出堂妹李昭节和李九冬,一人分得一小半。余下的都让宝珠收起来,放在镶嵌铜扣的糖果匣子里,预备留着后日吃。
  李昭节和李九冬是典妾生的。
  ☆、第8章 典妾
  周氏多年不孕,几年前曾为李大伯典买了个丫头。丫头生完两个孩子,又被家人赎买回去嫁人了。
  典妾在潭州府是常事。
  许多人家的主妇不愿为丈夫纳娶二房,宁愿买个小丫头,生下一男半女后,就远远打发掉。这样既能为家中开枝散叶,又不用担心小妾仗着庶子庶女作妖。
  而那些贫苦人家,将家中的小娘子典卖出去,等过几年,找主家说说情,再赎买回家,打发小娘子嫁个鳏夫或是财主,还能再换一笔丰厚的彩礼。
  有些人家甚至专门做典妾生意。从小就细心调理女儿家,等到了年纪,就让她去大户人家当典妾。生下一男半女后,将养个三五月,再送到另一家去,继续为主家生孩子。
  李昭节和李九冬的生母在李家住了三年,却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李绮节记得人人都叫她大姑娘。
  大姑娘家里并不穷,可她上头有五个哥哥,哥哥们娶亲要盖新房,不然娶不上媳妇。大姑娘的父母急着抱孙子,为了筹措银两替儿子们盖房,就把大姑娘卖到李家做典妾。
  周氏不是刻薄人,对大姑娘不坏,大姑娘走了后,她把李昭节和李九冬姐妹俩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不过她脾气急,平时说话嗓门大,姐妹俩都有点怕她。
  姐妹俩的年纪还小,都梳着小抓髻,发间缠了根玫红绸带。穿一身淡青襦衫,外面罩一件对襟茶褐色棉褂子,底下系一条红黄间色裙,裙角露出月白缎子绣红花绣鞋的尖角。
  两姐妹一样着装,一样发式,打扮得犹如双生儿一般,亲亲热热坐在堂屋地下铺设的簟席上分吃果子。
  李绮节嘱咐两个堂妹莫要吵嚷,给趴在小几上酣睡的李大伯披了一张薄棉被。
  低声嘱咐宝珠在一旁看着小妹妹们,自己走到灶房来,要帮周氏烧火。
  周氏连忙推她出去,高声道:“仔细莫要让烟火熏了你!烫着了可不是玩的。我正要开油锅炸鲫鱼仔呢,油星四溅的,你可别靠到跟前来。隔壁吊子上熬着筒骨藕汤,你去瞧瞧藕块熟了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