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不换思想就换人
过完年之后,朱常渊既没有马上更换内阁中的人,也没有硬把自己的人塞进内阁中去,而是静静的观察,静静的看,自然,也没有着急着搞建设。
每日的朝会照常进行,无论大小事务他都推给内阁去解决,群臣甚至一度认为政治局面又回到了万历年间。
但是,正在百官放松警惕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御史突然站起来,开始指着内阁的鼻子骂,一封奏疏弹劾内阁中两位阁老。
弹劾的内容很简单,也是实际发生的事情。
比如,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期间,由于军队没有粮食吃,不得已之下刘宗敏开始发动了闻名天下的助饷活动,一边抄家一边拷打大臣,让他们交银子赎罪。
比如当时的魏藻德,就一次性的交给了刘宗敏银子两万两,陈演更是出乎众人的意料,一出手就是四万两。
御史弹劾二人贪污、叛国、欺君等好几项大罪。
贪污自然不用多说,明太祖朱元璋定的大明工资太低,根本就不够那些官员养活全家人,贪污一点也在所难免,可比如陈演和魏藻德二人,即便在大的官员,每年的俸禄也才那么一点,从哪里弄到数万两的白银?
其实根本不用审就明白,他们是贪污了。
叛国也好说,毕竟当时崇祯皇帝刚刚身死,这几人经不住敌人的严刑拷打,马上就变节投降,甚至双手捧着银子给人家,定个叛国罪自然也说的过去。
至于欺君,指的是当年薛国观怂恿崇祯皇帝助饷的事情。
由于辽东没有军饷,薛国观怂恿皇帝朝大臣们摊派,每个人缴纳多少!可是后来那些臣子太过小气,也怕拿出银子来再弄个贪污的罪名,所以到最后百官联合才筹集了不到十万两银子。
过程中还闹出了武清侯李国瑞在京师摆摊出售自家杂务的闹剧,后来崇祯皇帝不得已将银子悉数返还,可是有一点。当时魏藻德和陈演二人每个人出的银子都没有达到一百两。
用那御史的话来说,这二人是助贼不助君!
陈演在朱常渊面前甚至狡辩,说道:“自成如今是我大明西北王,当时天下无主。我将银子助饷谁也说不得什么?至于说到欺君,崇祯乃是前朝之君。”
朱常渊看不下去,冷冷的对着陈演说道:“先帝谥号烈皇帝,陈大人公然在朝堂上咆哮,是不是有违礼道。”
陈演至此不在说话。
魏藻德看着那御史。气得牙根发痒,不得已跪倒在地,朝朱常渊狠狠的磕头,说道:“臣大德有失,无法继续担任阁臣,请求致仕!”
魏藻德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要知道此时他才不惑之间,正是为官当政的最好时机,日后的前途也是大大的。
而且。魏藻德此人虽然没有什么能力,可颇具口才,当年还是状元!
如果他此时辞职的话,这仕途就算是断绝了。
不过,也仅仅是一瞬间的议论,群臣就明白过来了,魏藻德大节有失,虽然崇祯皇帝是前朝皇帝,朱常渊是开创新朝,他不至于现在被治罪。但也确实没脸在朝堂上呆着了。
朱常渊没有说是,也没有说否,而是将目光一转,盯住陈演。似笑非笑,意味深长。
在陈演的眼中,好像皇帝在对他说:魏藻德都主动致仕了,你还愣着干嘛?
陈演叹了一口气,跪在魏藻德的身后,说道:“臣也请致仕!”
朱常渊这才笑了出来。道:“两位爱卿都是国之栋梁,朕相信此事是非曲折,不能一言盖定,所以,二位爱卿先回去休息一阵子,等事情搞清楚了,再来为国效力吧!”
这么说,已经很给他们面子了,同时朱常渊的话里话外也透露出,只要你们乖乖的走,老子也就不再追究以前的事了。
“臣,谢陛下隆恩!”两位阁臣谢恩后,恍恍惚惚的出了大殿。
朱常渊笑了笑,然后面有愁容,对薛国观说道:“薛爱卿啊,内阁现在空缺出来了,你身为内阁首辅,要在选两个人入阁,别影响正常的政务!”
薛国观刚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朱常渊真心让自己选,略微谦虚了一下,说道:“按照惯例,内阁阁臣有群臣推选,然后将名单报给陛下,陛下再选!”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内阁空出一个职位,选阁委员会要推举三人供天子遴选,如果是两人,一般应推出五到六个。
当年钱谦益就是因为使坏,在推选阁臣的时候通过关系手段让那些人把自己推上去,而且还把他们的正部长温体仁给推了下来!后来温体仁打击报复,把钱谦益玩的欲生欲死,仕途断绝殆尽,所以才有他十几年在野的经历。
“哦?”朱常渊笑着,然后无耻的问道:“那推选的时候,朕是否也能投一票呢?”
这。。。
听了朱常渊的话,群臣果断绝逼被他的无耻给雷到了,即便你吃相再难看,也不至于如此吧?
天子亲自参加推选,那你推选的人谁还敢否认?
曹化淳都看不过去了,在朱常渊的身后轻声说道:“陛下三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朱常渊一惊,打了个寒颤。
如果他今日仅仅只是强硬的把自己的人安排进入内阁倒还罢了,偏偏玩这种手段,爽倒是很爽,可是后果也很严重。
万一日后自己的不肖子孙想要干点坏事,就可以争相效仿了,群臣也没有办法阻止。
所以,朱常渊很尴尬,过了几秒钟看群臣静悄悄的,才道:“呵呵,朕给诸位爱卿开个玩笑,朕只是想告诉薛爱卿,兹事体大,务必尽快严格办理。”
说完,肃穆而起,道:“如今天下初定,百姓尚未能安居乐业,民生凋敝,朕每每思及,夙夜不寐,请诸卿为朕举贤,共治天下!”
下面的臣子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朱常渊摆了摆手让大家安静,继续说道:“原工部侍郎刘宗周,乃博学大儒,在前朝遭遇不公而退,谁能为朕起之?江左明士钱谦益,乃江南士林之望,谁能为朕令其复归朝堂?”
“当然了,我仅仅只是举了几个例子,现在我大明官职空缺严重,国家运转不灵,你们要尽快安排补充人才进入各个部门,那些年纪尚未到六十岁仍有余力的前朝名臣,都要启用,如归德府候恂、福建黄石斋等一批老臣!”
“诸位还应该为国举荐贤能新人!”朱常渊站在御阶之上,侃侃而谈,说的全是现代普通大白话,他觉得用古人的说话方式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意思:“新人锐利,图进,老人保守,知安。崇祯年间之事诸位都能看到,若非朕兵强器利,怎么能够征服天下,令诸侯束手,远赴异域他国为我中华开疆拓土。”
“《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何为祀,祀就是礼节,就是法律,就是天下的正道。何为戎,戎不仅仅是指兵戈利器,还指国家的结构、创造能力、兵器之强、甲兵之利。朕以为,国人修德,也应该修战,应该时时刻刻打造尖锐的兵器,等待着来犯的敌人。”
“德虽然可以教化元元,但阻挡不住敌人的枪矛利刃。所以,我们不但要修德来影响同化异族,来化夷狄为华夏,还应该准备起强大的军队,在德无法到达的情况下先征服其身,而后兴教化,征服其心,如此双管齐下,何愁不能将天下万族并汉一家?”
朱常渊稍微休息了一下,喝了一口水看着下面一众大臣的反应。
果然,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朱常渊这种理论,这种软硬兼施的手段,也没想到朱常渊会有如此大的志向,一时间都被惊呆,不知道该说什么!
“陛下英明!”群臣只能用这四个字来回应天子的这种奇怪思想。
“朕自然英明!”朱常渊当仁不让,“朕比你们任何一个人看的都明白!”
“今天,朕毫无讳言,朕就是要开疆拓土,打造一个大大的疆域,远迈成吉思汗的疆域。朕要把大洋之内所有的土地都并归到华夏,我军士所能到达之处,皆是我大明之疆土。在人类能够看到的土地之上,只能而且永远飘扬一面旗帜,那就是大明。”
“朕也毫不忌讳的告诉你们,从今天开始,要转变你们以前的思想,因为靠着那种天下唯我独尊的****态度,永远不可能走出老祖宗创立下来的这些国土。你们要把眼光朝国外看,朝更远的地方看,朝那深邃的无底的大洋里看!而不是一味的看着脚下,看着屁股下面的官位,头上的乌纱!”
“朕向你们保证,为了征服四海教化蛮夷,朕可以做任何事,朕可以改变甚至于推翻祖宗的任何法则,那些能跟上朕脚步,随朕左右的人都是万世不易之功臣,那些目光短浅的人,注定都走不到朕的身边。”
“不要用老的思想和固有的观点去看待所有的问题,有些时候,你们需要改变,朕亦要改变!为什么朕能够驱逐诸侯,因为朕掌握着天底下最为先进的武器,朕有天下最为强大的军队,朕手中有无数可以给百姓带来利益,可以促进整个人类发展的东西。”
“朕可以引领整个人族的方向,可以带领你们进入一个从未有过的时代。”
“所以,你们要更换思想,随时做好跟随时代脚步的准备。”
“最后,朕再送你们七个字:不换思想就换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