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李重进还没离开寿州,不多久就有将领来到阵前寻到郭绍,说道:“淮南都部署李将军请郭将军到虎捷军右厢大营见面。”
  周围的众将听罢无不侧目,皆默然不语,大伙儿都知道上峰一心想攻城,郭绍忽然停止攻城会招致上面的不满。郭绍回顾左右,李处耘等将领也只是低头不语,无人有办法。
  郭绍便道:“传令诸部暂时休整,我去见见李将军再来。”
  李处耘说道:“我和主公一起去。”
  一行数人便让传令的武将带路,骑马前往虎捷军右厢中军大营。靠淮水的那边,一大片军营帐篷,起码连绵数里地全都是虎捷军右厢的驻地,那边的人就没到寿州城下来过。都是虎捷军的人马,郭绍倒不觉得此行有什么危险……主要和李重进以前不熟,更没有什么恩怨可言。
  行至中军行辕,进了挂着宽面旌旗的大帐,只见里面武将站了两排。李重进正坐在上方,左侧首位坐着的人是李继勋。郭绍见过的人,是个大约四十来岁的汉子。
  果然李重进没有好脸色,冷冷地径直问道:“郭将军,为何停止攻城?”
  郭绍答道:“在下刚接手围城兵马,对地形、军队、策略都尚不熟悉,想休整数日,与诸将先商议对策。”
  这样辩解是郭绍路上想好的,李重进果然不能反驳,却非常不高兴,当众说道:“慈不掌兵,我看你是心慈手软,怀着妇人之仁!官家竟让你来攻寿州这等坚城,我定会如实上奏!”
  郭绍被劈头一顿骂,说得好像自己一无是处似的,心下也有气,心道:你以为老子想来攻寿州吗?你行你上,以为老子稀罕这块硬骨头?
  但李重进位居马步都指挥使,亲军侍卫司所有人都没他大;况且他又是“淮南都部署”,皇帝去了滁州,整个淮水流域的兵马他都有权节制。郭绍如果和他顶罪吵架显然是极其不明智的做法,所以郭绍把这口气忍了。
  有的气真是不忍不行。郭绍只好说道:“末将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时李继勋一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淡定样说道:“寿州城的守将是刘仁瞻,传言此人能当大事,深受南唐国主器重;寿州这等扼守淮水的要地,是南唐国必救之地。只要施以压力,便可诱来援兵;攻城虽有伤亡,但咱们能从援兵那里加倍找回来。”
  郭绍心道:你们行!叫老子冲前面拿人命去填,你们在后面捡软得捏是吧?
  李重进深以为然,催促道:“能打下寿州最好,能真正撕开淮南的口子;打不下来,也要给其施加压力!如果寿州连一点危险都没有,南唐军还救它作甚?郭将军,你要多少时间来商议对策?难道有什么重大的妙策需要停止攻城耽误时日?”
  几个问题下来,郭绍回答不出一个,只好说道:“军队要休整三天,请李将军准许。”
  “三天,就三天!”李重进道。
  ……郭绍回到城下,下令各部休战,召集诸将到营中商议。众人议论纷纷,都没有什么好对策,郭绍坐在上位一言不发,任凭几十个人在下面争执议论。
  能有啥好法子?
  郭绍先是郁闷和失落,想起皇后在密信中对自己的鼓励,要他在淮南有满意的表现……但眼下这状况,想表现也没机会。高墙厚土如何啃?倒是赵匡胤那帮人在前面打得很欢,连他的兄弟李继勋在寿州,差事也比较好。
  后来他又寻思,如果怠战会怎样?在郭绍心里,皇帝应该本来就对自己很不满意;现在皇帝亲征,在他的眼皮底下如果表现不好,被判定为毫无价值的话……一个手握生杀大权的人,对一个看不顺眼又没什么价值的人会怎么对待?
  郭绍只觉得手心里都是汗。此时此刻的感受:前面有块美味的胡萝卜看得见吃不到;脑袋上还悬着一把剑。
  “我答应了淮南都部署李将军,只休整三天。”郭绍开口了。众人见他沉默了很久,突然要说话,便陆续闭口转头看向郭绍。
  又是被许多目光注视,郭绍皱眉道:“三天后继续攻城,等一下你们都把各自的番号、负责的攻城区域报上来,送到李处耘将军手里。还有军械物资的数目也报上来,给左先生。”郭绍指着自己身边的两个人。
  众将领命。郭绍又道:“南唐军使用了不少石油……猛火油,很容易烧毁云梯,蚁附之法在寿州更不好使。咱们攻城的同时,还是试试别的方法,挖地道罢。”
  一员将领进言道:“将军,守寿州的将领是刘仁瞻,此人是战阵宿将,什么都见识过,发现咱们挖土必然有防备,很难凑效。”
  郭绍想了想便道:“现在城边上修一些土堆哨塔,然后修一些房屋遮掩;再挖坑和壕沟。白天就在房屋里挖地道,把土先放在坑里,到了晚上再悄悄把土运走,从壕沟里悄悄走。”
  ……
  三天后,攻城继续。李重进派人打听到郭绍的“妙计”是挖地道,当即就派人去滁州奏报皇帝去了。
  此时赵匡胤再立新功。
  原本柴荣想派韩令坤攻击扬州,但韩令坤的军队兵少,又在路上耽误了;赵匡胤主动请战,柴荣赞同,命赵匡胤率铁骑军迅速从滁州出击。扬州虽是南唐国十分重要的中枢,但没料到周军能如此迅速就打到淮南后方,疏于防备,没什么兵。赵匡胤不日克南唐国东都扬州。
  赵匡胤得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杨氏。他听说柴荣到了滁州,对杨氏以礼相待毫发不动,然后派人把杨氏送给了皇帝。
  皇帝赞赵匡胤忠心,又把杨氏送了回来,要赏给赵匡胤。赵匡胤说这么漂亮的女人,自己不敢留,又带兵在外不便收留妇人,一定要献给皇帝……杨氏被送来送去,把滁州和扬州之间的路走了三趟之后,终于被大周皇帝勉强收下了。
  就在这时,李重进的人到了滁州,将郭绍怠战的情况说了一通。
  李重进的部将在皇帝面前敞开了说,“郭招讨使心慈手软、赏罚无凭、胸无良策。对待逃兵不仅不惩罚,还给予奖赏,叫将士们无所适从,不知该逃还是该戮力冲前;他上任时,天气晴朗,利于作战,却要休战三天部署妙策,结果妙策是挖地道!”
  不料柴荣不怒,反而面带笑意回顾左右道:“数月前,王溥说郭绍料敌如神,善察战机;转眼之间,他在李重进口里又成了赏罚无度满腹败絮的人。究竟谁说得对?”
  王溥听到点自己的名,忙弯下腰低着头。
  柴荣转头看着他,说道:“王丞相,你去一趟寿州,看明白了回来报我。”
  王溥忙道:“臣领旨,定然如实禀奏。”
  王溥赶到了寿州,既不去前线,先见了李谷。李谷以前干过宰相,和王溥关系不错,听了皇帝跟前的情况,便说道:“李重进有一句话倒是没说错,郭都使确是有些心慈手软,他之前下令停止攻城,当众说:‘仗这么打法,回去无颜见乡亲,怕将士们的家眷问他要丈夫和儿子。’打仗就要死人,说这种话着实不利于士气。”
  李谷想了想又道:“至于说他赏罚无方,倒是有失偏颇。赦免逃兵的事,是让逃兵冲前用命、死在战阵上;但那些逃兵十分卖命,有几个人不惜死都爬上了城墙,伤亡近半而不惧死。郭都使这才认为他们能够将功补过,把逃跑的罪给赦免了。说是赏罚无度却是有点颠倒黑白。”
  王溥一听松了口气,说道:“嘴长在人身上,话真是不能尽信啊!我倒想起那些市井小民,话传了几遍之后就全然变味,成为流言了。”
  李谷拜道:“王丞相见微知著。”
  俩人说了一番话,王溥这才让李谷陪着去前线亲眼看情况。攻城还在继续,城墙南部修了一些房屋和工事,一切看起来都正常,和以前攻城也差不得太多,他乍一看没看出怠战的迹象来。
  不料就在这时,忽然见城楼上的南唐国将士捧腹大笑,一番嘲弄。王溥回顾四下,听得工事那边一阵嘈杂,他忙骑马过去看个究竟。
  原来房屋里涌出来大量的水,把壕沟都淹了,水里的人大喊:“里面还有人!里面还有人啊……怎么办?”
  王溥喝道:“出了何事?”
  一个将领哭丧着脸道:“咱们挖地道,不小心挖到地下的水了,地下水忽然漫上来,挖土的人淹死了不少!”
  王溥听罢脸一黑,又看城墙上的南唐军居然在守城的时候、还有心思看着周军壕沟里漫着满沟的水大笑,王溥心下愈发不爽。
  第一百零九章 寿州(五)
  李重进也看到了城墙上到处大笑的南唐将士,他已经忍不住了,派人去斥责郭绍。不料派去的将领回来说:“郭招讨使说,地道还可以挖,可以多挖几条!他已经想到妙策了,请都部署稍安勿躁。”
  “操!”李重进按捺不住,怒了,拍着案板道,“挖地道是什么鸟妙策?!你去告诉他,挖地道能攻下寿州城,我拿手心当锅、煎鱼给他吃!”
  部将再次回到郭绍跟前,把李重进的话当着王溥、李谷已经许多将领的面说了。众人皆尽默然,低头不语。
  郭绍也恼了,说道:“李将军虽然是都部署,节制我部,但事无巨细都干涉,叫咱们如何攻城?寿州这么大个城,城墙又高又厚,难道一天就拿得下来吗?总得给人时间准备!我不要他手板煎鱼,只要给我一些时间!”
  王溥忍不住好言劝道:“挖地道没用,咱们从俘虏口里问到了,守城的人是刘仁瞻。此人非同小可!传言此人轻财重士,严肃兵法,又能与将士同甘共苦;治军、战阵无不精通。南唐主非常器重……刘仁瞻守寿州,据说月前有将领要攻正阳,刘仁瞻未战就极力劝谏,说不可能轻进;结果南唐将领刘彦贞不听,硬要进攻正阳,果然大败,将士的尸体布满三十里路。此人料敌先机,乃南唐国有数的名将;郭都使要做什么,修房屋壕沟掩饰,他一眼就看明白了。挖地道是毫无用处的!”
  郭绍忙道:“我知道刘仁瞻看得出来咱们在挖地道,但我另有想法……不过第一条地道运气不好,又没有测量办法,不慎挖到了地下水,这才造成事故。”
  王溥叹了一口气,不作多言。
  及至大伙儿散去,王溥私下里才说道:“实不相瞒,我是官家派过来瞧攻城状况的。只能如实禀报,不敢欺瞒……现在寿州的情况,攻而无力,又无长远之策,说到官家跟前会对郭都使非常不利。”
  郭绍忙拜,诚恳道:“王丞相能如此告知,在下已是非常感动。但我觉得南唐用了猛火油,蚁附强攻十分不利,须得改变策略,不能一味强攻……我只是一时还不能断定所想之策能不能凑效。”
  王溥跺脚道:“那我回去怎么和官家说?好生为难也!”
  郭绍也一脸为难,他倒是想到了一个法子,但没有实际试验过,一切都在脑海里构思而已,谁知道用上去之后中用不中用?要是现在就把话说满了,到时候更难看……所以不敢说大话,刚才对李重进的部将发火,也是没忍住;但也不敢和他赌气,要拿“手板煎鱼”赌寿州城。
  他说道:“王丞相且多留两日,我前两天到处巡视,发现了可以做手脚的地方。且先表现出一点功绩来,也好稳住上面的人。”
  “希望如此。”王溥道。
  ……
  刘仁瞻连头盔都没有戴,在城楼上坐在一把竹椅上十分从容地观察着城下的景象。他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将,他捋着下巴的胡须,说道:“老夫什么阵仗什么风浪没见过,雕虫小技敢在老夫面前卖弄?”
  “哈哈……”众人听罢忍不住又是一阵大笑,与城下惨叫挣扎的周军士卒成截然不同的状况。
  城下人海如潮,高高的云梯和投石器像楼阁一样耸立,就像汪洋大海中的楼船;极目望去,淮水一线连营成片,不知周军有几多人马。巨大的石块从空中呼啸而来,但刘仁瞻稳坐着,巍然不动。
  一个将领从石阶上走上来,单膝跪倒禀报道:“禀大帅,兄弟们已在城南挖了地道,四面安上了瓦缸派人值守,若是敌军把地道挖进城内,动土就能听到动静。”
  刘仁瞻点点头,回顾众将道:“城下部署攻城的定是换了人,战守无方,尽用雕虫小技。且此人和李重进必定不合,才上任没几天。”
  部将忙问:“周军换了人,大帅如何看得出?”
  刘仁瞻笑道:“攻城人马时而退兵,时而攻城,必是上下不和。老夫没猜错的话,新上任的将领不想攻城,又被李重进相逼,所以来回徘徊,举棋不定。”
  众将拜服,有人激动地说道:“今我等被困寿州,幸在刘大帅手下,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还有人的言语更加不掩饰,径直说道:“刘大帅乃我大唐最好的将领,能在刘大帅麾下效命,死也是无憾!”
  另一个将领恼道:“说得那么难听,皇上是不会坐视寿州被围的!何况刘大帅在此,皇上就是愿意丢了寿州,也不愿意丢掉刘大帅。”
  刘仁瞻早就是习惯大家的爱戴了,这一切都是他凭着待将士如亲人、领兵打仗无数次英明决策积累起来,他淡定地说道:“将帅不和,各部不能协同……此乃战机,派人设法从淝水出去请命,老夫要出城布阵,与他讨教几招。”
  一个部将忙劝道:“周军野战凶悍。”
  刘仁瞻不以为然道:“上下不和,近城者并非精兵,我必破其阵!”他又回头看侧面的方向,说道:“死守不是办法。幸得周军中无良将,若是老夫攻城,先挖了护城河水门,把护城河水排进淝水;守军被逼在城墙内,已是无法阻挡城外的人挖河……可惜李重进这厮困了我快两个月,竟然还要用土填河,废物!”
  话音刚落,忽然有人急匆匆上楼禀报:“周军在西北角挖渠了!”
  众将停止了谈笑,脸色顿时一变。刘仁瞻却道:“早在意料中,挖了护城河他也拿寿州没法。走,随老夫去瞧瞧。”
  ……起码几千个民夫正在城池西北角到淝水之间的空地上拼命挖土,搞得尘土飞扬一片忙碌。
  郭绍带着亲兵,骑马陪同王溥观看这忙碌的场面,遥指前方道:“这几天我在城池周围来回走了好几趟,发现寿州城的地形和护城河的水位都比淝水略高,只是不明显;可能是入秋之后(时已近八月间),淝水水位跌落之故。只要连通护城河和淝水,水往低处流,河水还能在寿州城周围挡着进攻道路么?”
  王溥看了好一阵,忙点头道:“着实寿州城护城河要高一点,那边有个废弃的水寨挡着,可能有堤坝阻水。不仔细看还以为两条河是连通的。”
  郭绍道:“我本来都没注意。不过前些日子我率军从北面淝水渡河时,发现淝水水位很低,有的地方都可以徒步涉水过河;但最近几天我看诸军运土填河非常艰难,护城河河水反而比较深。所以察觉,定是唐军堵塞了护城河,以便蓄水保持水位。”
  郭绍想了想又道:“若是不能排水,还有一个办法,到淝水上游去把河流阻断,然后改道;这样要花一些时日工夫,但一改道之后,再挖护城河,必然能排掉河水……咱们现在还有近十万人在寿州,让他们去挖河道,总比上去送死强。”
  王溥听罢拜道:“放掉了护城河水,寿州也难以攻打。不过我回去在官家面前总算有话可说了。”
  郭绍又沉声说道:“若是能让李重进闭嘴,或是允许我暂停攻城,那便更好。”
  王溥道:“官家对寿州十分看重……除非你能限期攻下城池,否则不能由着自己,所有人都盯着寿州哩。”
  郭绍想了想,张嘴又闭上忍住了。他心道:皇帝本来就对自己不爽,要是立了军令状,万一不成,那不是洗干净了脖子送上去?
  王溥看清楚了状况,便急着告辞要回去禀报见闻。郭绍也不多留他,正好李谷也在一路,便托李谷帮忙筹办一些物资原料。李谷提出质疑,但郭绍再三恳求,并说定会记他一个大人情日后必要回报。李谷只好勉为其难答应。
  就在这时,郭绍忽然发现城墙上一架床弩正转过来对着这边,一员武将站在那里向自己张望。“操!”郭绍二话不说,拍马就走。
  随从也急忙跟着策马掉头,但这时一根比胳膊还粗的弩矢已经呼啸着飞下来,起码两百多步的远距离。身后一声惨叫,郭绍回头看时,一个骑士背上中了大弩矢,从马上摔了下来。城墙上隐隐有人大喊,郭绍一听,好像是在骂自己:“贪生怕死之徒,老夫等你把水放了来攻城,看你拿寿州如何!”
  郭绍大怒,取了弓箭拍马回到城下,从马上跳将下来便拈弓搭箭。不料那老将也不逞强,掉头就走。郭绍大骂道:“我以为就你不怕死。”
  城墙上“唰唰”抛射出好几支箭矢,郭绍忙拿胳膊遮住脸脖,拿盔甲厚实的前胸对着城墙,倒退着跑,箭矢在周围落地,离得太远没射中任何东西。这时部将已经急忙赶上来,牵着马让郭绍上马离开。
  郭绍远离了城墙,抬头看去,那老家伙也在看自己。这时双方已距离两百多步,只能面面相觑,俩人远远地对望了一番。
  第一百一十章 名闻全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