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这法子自然是好,就边关最大的那个马场,也是大庆自己的人开的,背后的东家是二驸马家,其实就是皇帝。
虽然萧安不喜欢这个皇帝,可也不得不承认,这老东西还是能干事儿的,但马场因银子的局限,也供应不了太多,三六九关里的骑兵精锐太少,六关里是跟蛮子干硬仗抢出来的,三关里还是这十年跟蛮子交易来的。
蛮子家的好马也不便宜,一回能买到十头回来在军中配种,都已经是赚了。
不管去抢,还是去买,萧安想着,都不如自己开个马场的好。
张传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只怕朝廷里不好说。”
马场是个大花费,户部尚书就是个吝啬鬼,肯定是不愿意出银子的,也不能说找皇帝要私库里的银子,现在马场当初用的都是皇帝的私库,这些年也没能赚出银子来。
再找皇帝,皇帝都得当裤裆了。
萧安道:“他们才从极西之地回来,这一路想来也带回了好些东西。我们给他们圈一块地来,跟他们交易粮食布匹,要有其他部落来打,也帮他们驱敌,每年就只允把马匹卖给三关。”
这笔生意从长远来看是划算的,张传就道:“几个部落里挑选一个就足够了,还得人少才行,马场要有几千个人守着了那得多大去,三关也要不起。不过人少的部落也未必还愿意拘泥在一块草地里,从三关到极西之地去,虽是路途艰苦了一些,但能捞到的好处,比马场卖马要轻松得多。”
养马从一开始到出栏,要管的地方多去了,相反行走在塞外各部落之间,只要善战能保住自己的交易物就行,苦也只苦在赶路一时,但几千年下来,蛮子也早就习惯了一年的迁徙,这点苦并算不得什么。
萧安却道:“人么,总是想要有个根的,若是塞外也跟我们大庆一样土地肥沃,除了当头领的野心勃勃之外,你觉得平日里他们还会不会来骚扰大庆边关?”
张传点头,觉得萧安说得有理,不过他还听说了一些事,“三关通商,最富的是江南,听说江南如今全都是种茶、种棉的,有时不小心水患,反而要户部拨粮救济,江南人口众多,一出事就少不得哄起粮价,大庆的粮食也都得往江南里去。偏偏跟蛮子交易,也少不了这三样。”
萧安却是奇怪道:“这跟我们有甚关系?朝廷里那么多官员,都吃白饭的,还要我一个武官去想?”
作者有话要说: 收藏满1000的加更可能要等两天啦~~~感冒还没好,呜呜呜呜呜~~~~~
本来想写到萧安跟太孙牵牵手啥的,结果脑子清醒了那么一点,就啰嗦起来了~~保证下章写到,哈哈哈~~~~
萧安:我发现我身边出了位忧国忧民张中堂。
张传:滚!
第152章 1.28
魏氏听闻萧安的想法,就道:“你能选一个部落,又如何让他们听你的?如今他们有求于你,自然是处处以你为首。到哪一日,你把他们养肥了,他们不愿意再听你的,想要谋求更多的好处之后,又该怎么办?”
到底是萧安的母亲,想得就是比萧安多一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得不防。”
萧安混不在意,道:“那就变成自己人。”
魏氏看向萧安,就是张传也被这话吓着了瞪大了眼。
萧安扫过两人的神色,继续道:“三关里流放的人家不少吧?就是普通老百姓,与他们联姻如何?但凡流放的,若能与他们联姻,联姻者可免其罪身。普通老百姓家里,能嫁个能干活的不也没差?他们自己没土地种植,每日只用养马,自然可以替岳家干活。就是三关跟蛮子这十年,也不似六关那般跟蛮子敌对,要能言语互通,这事儿就成!”
见自己这话把人镇住了,萧安就道:“母亲,能让两族免于兵祸的,不是武力,也不是联姻,而是流着共同血缘的孩子,孩子生孩子,然后就泯然与众,谁还分得清自己是哪族的?吃我们的粮食,跟我们联姻,读我们的书,最多三代,都认自己是大庆的子民!”
很多年之后,这个做法有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民族大融合。
萧安的想法还很多,道:“也不把他们与大庆百姓隔离,就打散在胡马关跟风吼城,还有前面的落日城三处,要学我们的话么,也得住在一起天天说才行。这样也把他们的人分开了,不怕他们聚居闹事。就个地方长长久久的住着了,谁还愿意天天凤里趟雨里去?”
魏氏被萧安这个想法给震惊了,暗想菩萨保佑,我这个女儿智慧还是随母跟随外祖母的,其实除了脾气没别处随过她那死鬼外祖父啊。
“你怎的想到这个法子的?”魏氏忍不住道。
就是她也没能想到这些,都有些不信读书少的萧安想得到。
萧安这个想法在心里存了很久,也不瞒着魏氏,语气有些低沉道:“以前在六关跟叔叔们出城去玩,其实跟蛮子们也有相处得好的时候。”
两边打仗是狠,可也有没打的时候,要两边都那么几个十几个,有时候也并不会打起来,反而还会套些交情。
蛮子找他们手里要点盐啊布的,他们找蛮子要点狼肉啊甚的回去。别看六关不跟蛮子通商,但暗地里还是有些东西走动的,不过都小而少罢了。
萧安从小就是小郎君打扮,跟蛮子里有一个年长她几岁的孩子不打不相识,论起来其实也算是有感情的。
但就是这个有交情的人,在她把自己当诱饵引诱图海王幼子及所带的精锐那一仗上,朝着她的脊背毫不犹豫的挥下了那一刀。
那一仗,萧安濒死,在京城里养伤的那几个月,想得最多的就是这件事,他们与蛮子为什么要打仗?能不能和睦相处?要如何才能和睦相处?
萧安读书少,但读书少也有读书少的好处,想问题便直接,想得到的解决办法也更直接。
蛮子要跟大庆子民打仗,自然是想要霸占大庆,大庆江山广袤,能一辈子耕织在田中不用像蛮子那样四处流浪。
然而大庆自己的老百姓许多都没自己的土地,自然就不可能会接纳蛮夷的人来分薄。更何况,蛮子不懂礼数,只知道抢夺,多少年这样的习性下来,也不愿意种植田地,只等着别人种好了他们来抢,这天下又哪来的这般的好事?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说不准就是这么来的。
可是要蛮子跟大庆和睦相处,那也得追溯到前朝,前朝盛世之时,与蛮子倒有几十年没打过仗,还互通有无过,然而也不过是几十年,之后还不是依然打了起来,一直到本朝开国,开国皇帝对蛮子深恶痛绝,建国后两代帝王才将蛮子在前朝末年凝聚起来的重新打散成小部落来。
在那和睦相处的几十年之前,那也是前朝打了打胜仗,把蛮子打得哭爹喊娘差点绝了种,这才有了几十年和睦。
由此可见,就是要跟蛮子不打了,在之前就得把人打服气才有可能。
然而只是如此,自然也不行,就算是给他们吃给他们穿,他们只不过是欲壑难填,心越来越大。
萧安在京城里的一家大书谱子里有翻到过一本六关里前朝的府志模样的书,有记录蛮子的姑娘嫁给了他们的人,生下来的孩子却是心朝着他们的多一些,就此去问了卖书的老板为何这般。
老板读的书多,知道得也多,就给萧安解惑,“嫁给我们的姑娘,生下来的孩子,自然是跟我们吃一样的粮,穿一样的衣服,读一样的书,跟那些蛮子自然不一样,当然也向着我们。”
萧安就此明白了许多,心里相关这种事的想法也日趋完善,几年闲来无事之时再细细琢磨,也才有了今日之话。
魏氏能说什么,自然觉得萧安这话不错,“此事暂且就这样,先下来仔细再想想了,也得让陛下知晓才行,否则要以为你有了旁的心思,只怕要让你好看。”
“只是就是选一个部落养马,其余部落你要准备如何打发?他们既然一起来了,自然也互相有盟约在,你只要其一不要其他,只怕他们也不肯。蛮子有阴险的小人,却也有仗义的首领。”魏氏问道。
萧安之前听各部落说的话在心底升起的想法在这时候才在心里具体形成了一条一条的,“他们要是愿意,我们就给他们抢出一块地来,也跟他们做买卖,让他们跟其他部落打去,不过肯定不能跟胡马关连着,我不想养虎为患。要是不愿意,先给他们卖些粮食布匹瓷器的,先把人送走了,明年的事儿谁知道呢!说不定明年都得朝廷来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