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那些百姓虽有些惊讶震动,却仍然缄口不言。
  “本王知道你们是为什么,”李策道,“原本通往你们那里的水渠,突然要改道截流。水分给对方一半,你们就不够用了。没了水,也就没了粮食,没了生计。当然要拼命去夺,去抢。”
  绳索下的人呼吸急促,身体抖动。李策看他一眼,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张槐,”这人终于开口,咳嗽着道,“大槐树村村民。”
  “张槐,”李策道,“刺史府有没有告诉你们,今年虽然改道截流,但明年工部水部会修渠引汾水东流,到那个时候,就不缺水了。”
  张槐闷声道:“说了,但今年没水,今年就得饿死,谁能等到明年?”
  “所以,”李策郑重道,“本王要求晋州刺史开仓济困,你们减产多少,补足多少。”
  “果真?”一直埋着头的张槐忽然抬头,难以置信道。
  “本王以王位担保。”李策道。
  “是不是得交代臂张弩的事?”张槐又缩回脖子。
  “最好交代。”
  “可是我们真的不知道啊!”张槐的声音里已经有了哭腔,“那东西是夜里投进院子的,根本不知道是谁送来的。起初我们以为那东西只能砍柴烧火,还是村里一个猎户,琢磨出来怎么用。我们觉得厉害,既然厉害,就拿出吓唬小山村,哪知道打死了人,引来官府,才知道那什么弩,是禁用的。”
  “臂张弩,”李策解释道,“只能军用,且制造手法,也只有大唐军器监能够做到。”
  “我们是真不知道。”张槐委屈道。
  看他的神态语气,不像作假。李策没有慌,他继续问道:“丢进你们村子的,有多少张?”
  “二十。”
  李策凝眉沉思。
  二十把弩,重量不轻,需要马车拉进村子。
  “你还记得大概的时间吗?”李策问,“那晚臂张弩是同时扔进院子,还是有时间上的差别?”
  “从西边开始,”张槐道,“后来我们问过时间,西边那些人家,说是鸡第一声叫,就有东西丢进去。我家在村东,最后一声叫,才听院子里‘咚’的一声。”
  线索只有这么多。
  李策没有耽搁,径直来到大槐树村。
  这个小村庄很偏僻,距离国道很远。村里没有人用得起马车,最好的人家,也只有一辆平板车而已。
  村外地面,车辙碾过的痕迹很少。因为是土路,那些痕迹并不明显。
  李策端坐马背,展开舆图,时不时看一眼,缓慢向前。
  在窄小土路上走了一炷香的时间,他突然下马,俯身在一处松软的地面前,命令道:“拓下来。”
  这里有一处清晰的车辙,能看到车轮的纹理。
  “回去查看晋州府的马车,”李策神情沉沉,“看有没有能对得上的。”
  “是。”青峰跪在地上,准备拓印。
  晋州府远不如长安城繁华热闹,商品也不如长安城琳琅满目。即便如此,端坐窗前的女子,也依然兴致勃勃地打量着街道。
  “那位骑在马上的……”她扭头看向婢女,问道,“是楚王李策吧?”
  婢女往窗外瞥了一眼,点头道:“公主殿下好眼力。”
  格桑梅朵含笑道:“既然是对手,当然要记得清楚。把本宫送给楚王殿下的礼物,安排下去吧。”
  “是。”婢女屈膝施礼,眼眸中有一丝可怖的笑。
  ……
  第184章 浴血而立
  在禁军看来,新任上司白泛兮,算不上勤勉。
  他每日早朝后到府衙转一圈,便早早离开。别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了,他连他自己都懒得管好。
  所以不出两日,风闻奏事的言官,就在朝堂上直谏,说禁军统领白泛兮做事懈怠,玩忽职守。
  一向脾气不好的白泛兮并未动怒。
  他自辩道:“自阎季德下狱,禁军一切事宜,均由严从铮负责。臣查一年来,禁军值守记档、换防新规,深觉无懈可击,震惊钦佩。故而微臣只能萧规曹随了。”
  萧规曹随是一个典故。
  是说汉初萧何就任丞相,制定律令制度。因为非常完善,后来曹参继任丞相,就完全按照萧何的成规办事。
  一句话既解释了自己的无为而治,又盛赞严从铮政绩突出,堵住了言官们的嘴。
  下朝时,白泛兮特地叫住了正默默离开的严从铮。
  严从铮简单一礼,目如朗星,自谦道:“白将军今日谬赞了。”
  “哪里?”白泛兮拍了拍衣袖上并不存在的土,忽而又动作僵硬,自嘲道,“在边关待久了,老觉得随便一跪,就是一身土。这大明宫,哪里会有半点土尘呢?”
  严从铮知道他话中有话,却故意装作不懂,道:“宫中仆役洒扫勤勉,这里很干净。”
  白泛兮缓缓点头,有些话,不必说得太清楚。他们并排站在紫宸殿丈余高的台阶上,刚刚露头的朝阳,给他们的官服镀了一层金边。
  “严将军年轻有为,”白泛兮道,“可有时候,努力不如知时务。”
  “末将不懂。”严从铮肃然道。
  他不需要任何人提醒他应该怎么做事,他也不需要知时务。他只忠诚于皇帝,只护那么几个最亲近的人,只此而已。
  白泛兮转头看向严从铮的眼睛,看得意味深长,然后唇角紧抿,挥动衣袖,从容镇定地拾阶而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