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李敬业

  长安。
  太傅府。
  英国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绩皱着眉头,面前摆放着一封信。
  “祖父为何事忧心?”
  李绩看着年轻的长孙李敬业,把信递给他。
  “敬业啊,你看看这封信,说说你的感受。”
  李敬业是李绩的长孙,今年刚二十岁,长的十分英武。李绩最喜欢这个孙子,因为他就跟自己年轻时长的一模一样。
  如今李敬业在新设的千牛卫中任千牛,继设立了左右羽林军后,现在皇帝又新设了两支隶属于北衙禁军的左右千牛军。
  南衙依然还是十二卫,但北衙已经也有了四军。
  二十岁的李敬业在左千牛军中,已经是个六品的校尉,这其中固然也有李敬业的优秀之处,但更多的还是靠的他李绩的门荫。
  李敬业一眼就扫完了信。
  “李逍居然不肯回京?东海那荒岛之上的刺史难不成比朝中的太府寺少卿还做的舒服?真想不明白李逍是怎么想的?”李敬业摇着头笑着道,语气里还带着几分嘲讽。
  李敬业是不太瞧的起李逍的。
  他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刚出生时就被太宗皇帝赐予开国子爵位和五品散阶,可谓是相当不得了。
  这些年更是顺风顺水,幼小就是在门下省的弘文馆里读书,这个馆里读书的都是皇族贵戚以及宰相高官子弟。
  从小身边同学都是皇子郡王宰相尚书子弟,这眼界自然不是一般的高。
  十七岁入宫为侍卫,更是起步就是七品。
  如今才二十岁,就已经是正六品了。
  他的眼里,李逍其实就是个乡下土包子,要不是借了几位长安勋戚的光,早不知道怎么死了。
  “你觉得李逍的选择是错的?”李绩问孙子。
  “很明摆着的啊,一个武珍州刺史,如何能跟太府寺少卿比呢?让他回京做少卿,那明摆着是要重用他,还监造大明宫呢。这大明宫都快修好了,让他监督不过是给他个立功的机会而已。”
  “祖父,陛下还真是宠信他啊。看这样子,估计三五年后,李逍就能正位九卿吧?说不定十年之后,都能入政事堂为宰相的。”
  李绩听着孙子那有些轻浮的声调,眼里有些失望。
  他对这个孙子寄予厚望,可现在看来,还是太过年轻了。
  看事都还是太肤浅。
  李逍来信不想回长安,还请他帮忙在皇帝面前说情,希望收回诏令,他是很意外的,但是意外之余,也是惊叹李逍这人的选择。
  不是觉得他傻,而是真正觉得李逍是个很了不得的人。
  一般人谁愿意呆在百济呢?
  当然是长安更好啊。
  可李逍却没这样选择,皇帝召他回来,他都想继续留下。留下做什么?李逍信里说了他的打算,这是想在那边做番时事的。
  而孙子却看不到这些。
  “敬业啊,说来李逍其实也就比他大了两岁而已,可你跟他的见识相比,真是差太远了。”他感叹着道。
  李敬业一脸不服气。
  “你别不服气,你刚才说李逍若回长安,五年内能正位九卿,十年内或能入政事堂为宰相。但祖父要告诉你,若李逍真的就这样回长安了,那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入政事堂为宰相的。”
  当宰相有那么容易吗?
  当然不会。
  如今不比开国之初,大唐立国几十年,制度越来越完备,规矩也越来越多。宰相也不再是那么好当的,没有一定的资历如何能当的上宰相。
  李逍今年不过二十出头,他很清楚自己的情况。所以他没急着回来,他愿意留在百济为刺史,甚至李绩还看到了,李逍正在百济利用皇帝当初为安抚他给他加的那个经略安抚使衔,大做文章。
  李逍在百济,真的不止是个下州刺史那么简单,他是能跟苏烈薛仁贵并肩的边疆大吏。
  手握军政大权,前线薛仁贵苏烈说的算,而那后方可就是李逍说的算了。
  若是操作的好,李逍绝对能利用这次外任的机会,大大的建功的。
  大唐天下三百余州千余县,刺史有三百多个,但有几个刺史能有李逍这样的机会和大权呢。
  就比如他的长子李震,如今在泽州任刺史,虽然是宰相之子,才能也有,可在泽州那样的地方,刺史的权力是受到很大限制的,根本不可能如李逍那般自由和权重,更不可能和李逍一样有机会建功立业。
  这样好的机会,李逍把握住了。
  可自己的长孙,却连看都看不到。
  “敬业啊,如果我让你去百济,做武珍州下首原县县令,你愿意吗?”
  “去百济做县令?”李敬业讶然。
  “祖父,我如今是左千牛军的正六品校尉,去百济做个县令,也太屈才了,岂不是成了贬谪。”
  他有些不高兴的道,“就算真要去百济,那起码也应当是个刺史。李逍能当武珍州刺史,那我怎么也得做带方州刺史,再加个安东道观察使,这样才能跟李逍相当,我总不能还去给李逍做下属吧?”
  李绩笑了。
  “敬业,你是不是觉得李逍没真本事,能有今天地位,全凭运气?”
  “难道不是吗?”徐敬业反问。
  李绩苦笑着摇头,他觉得自己对这个孙子真是太过忽略了,原本他觉得这长孙很像自己,勇武聪明,可如今看来,却十足纨绔,过份自负了。
  “你今年二十了,也算成丁了。应当出京历练历练了,你也别想着当刺史还做什么观察使了,你的资历和能力都不足以当一个刺史。从县令做起吧,就武珍州首原县县令。”
  他不顾孙子的不满,继续道,“我给你三年时间,三年后你若是能在那里做出一番成绩来,那么我到时再把你调回长安来,甚至过几年再让你外放一任刺史也不是问题。可你若是用三年时间,还做不出半分成绩来,那么你就要做好准备,要在百济继续呆下去。”
  “呆多久?”
  “如果你表现不行,那就说明你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历练,那就需要继续历练,十年吧,继续历练十年再回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