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员外郎

  李家大院的廊前,玉米芽刚刚从泥土里探出个头来,三两片嫩绿的叶子,随风轻轻摇摆着。
  若不是李逍说这就是玉米,赵持满根本不敢相信。
  可李逍二十一岁就封为蓝田县男爵,一个农家子白身封爵,可知当今天子对玉米的重视程度,甚至他也就是因为这玉米,才让自己和一家人都被打为奴隶。
  赵持满从没见过玉米,对玉米却是既爱又恨。
  “这就是玉米?”
  “是的,这就是玉米,不过现在还只是刚出的嫩芽。”李逍一株株的仔细查看,并且在数数。
  把玉米种在院子里,这也算是让人意外之事了。
  其实就是李家大院里的人,也没人知道这就是玉米。
  老钱站在一边,瞪大着双眼,“阿郎,这就是玉米?”他还以为这是李逍心血来潮在廊前种的花花草草呢。谁能料到如此珍贵的玉米,居然就种在院子里呢。
  幸好这土垄围起了篱笆,要不然被鸡啊猫啊狗的伤到一株半株的,他可就担当不起了。
  “粮食不都种地里吗,怎么种院里呢?”
  “方便照看啊,再说这是我秧的苗,等长大点再移栽到地里去。”李逍终于数完了,一百颗苗,一颗不少,他撒了一百颗种子,居然全都发芽成活了。
  这可是相当难得的数字,要知道一般情况下,田里的精种的玉米,也顶多百分之九十的发芽率,一般成片大田粗种甚至只有八成的发芽率。
  或许这是因为这些种子是从空间里带出来的吧,那神秘空间里出的东西总有些灵气。
  “玉米还要育秧移栽?不是直接播种吗?”
  老钱是管家,虽说多年在长安的商铺里掌柜,但对于农事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
  他只听说过水稻要移栽的,还没听说比如粟、麦也要移栽的。
  “正常是可以直接播种的,不过眼下咱们这种子珍贵,自然得小心点。先育秧再移栽,能提高成活率和产量。”
  这玉米虽是种在院子里,可这土李逍却是很精心的弄过的。普通的黄土,但是却掺了柴灶里的土木灰,又加入了发酵过后的牛粪、鸡屎,怕土壤结板,又还特意弄了些枯叶木屑掺入其中。
  最后这些土可不一般,灰黄颜色,而且土比较松。一长垄土,李逍就撒了一百颗玉米种子,还撒的比较稀。定时的浇水,其中还泼过一次加水稀释后的尿。
  正是因此,这玉米秧才能长的这么好。
  “育秧移栽的话,我们就能提高玉米种的成活率和利用率。”
  李逍挽着袖子,伸手去拔开垄土,查看玉米秧的根茎。直接播种玉米种,一亩地大约是需要三到四斤种子,玉米采用的是一行行的种植法,跟麦稻粟都不同,倒是与甘蔗其实差不多。
  种一行得隔一段距离。
  直接播种的话,虽然方便,但发芽后肯定还需要一次间苗,保证株距间隔不太密,有时还得补种没发芽的空地。间苗的话是大田种植的必然程序,但现在毕竟种子少,到时间苗就不免浪费。
  李逍在自家院里育了一百颗玉米苗,在空间里还育了一百颗。
  试种,关键还是试验,得出各种数据,为大面积做好数据支持。
  “再长几天,就可以移栽了。”
  “一亩地能种多少株啊,阿郎?”老钱盯着这些宝贝一样的玉米苗问。
  一亩二百四十步。
  古者百亩,止当今之四十亩,今之百亩,当古之二百五十亩。
  唐朝的一亩田,比之先秦之时那是大的多。不过比之后世的一亩地,却又要小点。大致来说,唐代一亩,仅相当于后世0`87亩左右。差不多九成左右,稍小一些。
  一般来说,玉米播种平均行距为0·57米,株距则为0·3米。后世一亩地667平方,精量播种的话,一亩地大约有三千五百株玉米。
  一分田就是三百五十株,而唐朝一亩也就后世九分地左右,则为三千一百五十株。
  唐朝一分地,能种三百一十五株苗。
  一百颗玉米苗,能种三厘多点地。
  这么点地,其实也就是一间房大小,长六米宽三米左右的一块地,可以种上十行玉米,每行隔三十厘米一株,一行能种十颗,刚好一百株玉米。
  这么三厘多地,其实李家大院后面的那片空地上,李逍已经划量好了一块。长两丈宽一丈。
  大唐一尺合后世30·7厘米,这样一块差不多刚好种一百株玉米,也就三厘地多点。
  “一亩地玉米能产多少?”
  李逍大致算了算,按后世来算,高产的一亩能达一千公斤,高海拔地区低产的也有五百公斤左右,大面积平均亩产是六七百公斤。
  不过他也曾经看过一个数据,据说明朝刚引入玉米的时候,那时候许多地方的玉米亩产也就一百公斤左右,但依然令当时的官府和百姓十分高兴。
  不过李逍觉得自己这个玉米不是一般的玉米,毕竟空间里出来的,相当于优良种子了。空间那颗玉米结了八个穗,就算到了外面,按正常的只留两穗,那产量也不会少。
  他知道有些玉米大面积种植,只保留一穗,但许多百姓菜园里种植玉米,也会留两穗,这关键还是得看肥力跟不跟的上。
  水和肥跟的上,那么一株留两穗是能保证产量的。
  哪怕一株只留一穗,一个大玉米也有二三百克,晒干脱粒后也能有一百七八十克,那一亩也能有六百多公斤的纯玉米粒收获,这起码是近六石的产量了。
  如何能够保双穗而不减产,那就是奔着亩产十石去。
  李逍把这个数字一说出来,还是把老钱和赵持满他们深深震惊了。
  这个时代,若论主粮种植,种的最多的其实是粟,然后是麦,再然后是稻。水稻虽在后世种植最广,但在唐朝,因为南方开发不够,所以产量比不上北方的粟稻。
  北方农物,粟比麦多,粟也称小米,长的跟狗尾巴草一样。粟的产量比麦其实要低,但自先秦到唐朝,北方粟一直是种植最多的作物。
  其关键原因,就是因为一来粟更抗旱,二来也是因为粟有一壳坚硬的外壳,极易储存,能储存时间更久,易储存和耐旱,这在古代是极为重要的,使得粟一直远超小麦种植。
  毕竟小麦虽不比稻子需要水田,但小麦也比粟更需要水。
  而现在,粟比麦稻更适合北方,尤其是关陇地区的一些优点,李逍的玉米也都有,耐旱、易储存,而且还有比粟、麦甚至是稻都更强的一个优点,产量高。
  亩产六石,甚至是十石啊。
  哪怕就是减一半来算,亩产三石也是不得了的,要知道关中缺少,山地坡地多,一些地方的粟产量只有一石左右产量。
  老钱颤抖着道,“五谷之中,唯粟耐陈,这玉米也耐陈易储吗?”
  粟有一层硬壳,这层硬壳可以防霉变虫蛀和腐败,可以长年储存,保存的好,甚至存上十年也没问题。隋朝的几大粮仓里当年存的粟,就有的到贞观朝时都还是好的。
  关陇地区除了粟种植广,还有黍也种植许多。黍的优点在于极强的耐旱性,这种作物也称糜子,又称为大黄米。他在水源不足的地区很容易成活,而且成长期只有两三个月,还适合在气候寒冷、植物生长周期短的河东、关中等地种植。
  因为黍煮熟后粘性大,又极适合用来做糕点和酿酒。
  而麦的优势在于它和粟、黍的生长周期不同,在粟、黍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能够提供救命口粮。尤其是自汉代解决了麦的灌溉和磨粉问题后,小麦的种植越来越广。
  粟、黍耐旱,易储存。麦产量高,与粟、黍生长周期不同,可以填补青黄不接时的空白。
  而现在,李逍的这个玉米,居然身兼多种作物的优势。
  比如玉米产量高,甚至比南方产量最高的稻居然还高,玉米又耐旱,不怕水,山地坡地都能种,不比粟黍抗旱能力差,且又好储存,玉米那层外壳,一样耐陈易储。
  还有一个极大的优势在于,南北皆宜,特别是能在大田上成为与小麦、春粟、高粱等轮作倒茬的一种重要作物。
  适应性强,易栽培,春玉米还比其它春播植物成熟更早,最能填补每年青黄不接的空白期。
  尤其是对于山区的农民来说,这将是最好的作物。
  赵持满也终于明白这玉米为何会如何重要,为何褚遂良他们想抢玉米了。
  “三郎啊,说到可要做到,切莫说大话啊。”
  院外传来一道声音,一袭春衫的李治走了进来。
  “你来做何?”
  李逍问。
  “某刚换了个差事,由工部调任户部,如今是仓部员外郎,以后跟司农寺免不了事务往来。”李治笑着说道。
  仓部员外郎,就是户部下仓部司的次官,户部下有四司,分别为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各司以郎中为主官,员外郎为次官。
  仓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库储、出纳租税、禄粮、食禀之事。
  仓部对应的这块,其实正好就是司农寺管的这块。只不过仓部跟司农寺不算上下级,一个是政令机构,一个是事务机构。说白了,户部其实相当于皇帝的会计,而司农寺相当于皇帝的出纳,只不过会计只一个,出纳有好几个。司农寺管粮食,卫尉寺管武器、太府寺管钱。
  李治说完,径直摇摆着走到李逍旁边,看着那一株株的嫩苗,“若真能如三郎所言,关陇山区干旱少水缺肥之地,也能亩产三石,那真是天降祥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