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衣今伊瑾

  帝都建康东南阙有一处东府城,乃是大兴历任当朝要员的聚居之地,当朝宰相林鞠和前任宰相段澈韦在这里均有府邸。
  虽然不比建康主城的绚丽繁华,这东府城中也算得上是别有天地。
  往日晨起鸡鸣之时这里早已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整座府城都是一派兴旺祥和。
  可是这一天日上三竿,本应到了街头巷尾行人川流不息的时候,府城主道上却是一片冷清,除了阵阵晨风拂过卷起的落叶灰尘之外别无他物,街道两旁家家户户门窗紧闭,根本看不到半点人影。
  这一切都要从卯时说起,那时天色还没有放亮,东府城这片民宅便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这些人身着夜行衣,腰悬刀剑,快马加鞭直奔主街西北角的一处宅邸而去。
  这座宅子并不算大,三幢长屋呈一横两竖状排开,与宅门两侧的高墙一道将庭院围在中间,院子里也尽是些寻常家用的物件,丝毫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院落正中心的水井边上,依次跪着十余名身着布衣平头百姓打扮的人,在他们四周,是一群手持刀剑的黑衣武士,一名穿着宽领蓝袍,外批墨绿斗篷的男子正缓缓的来回踱步。
  院门开了,在几名挎刀的黑衣男子簇拥下,一个同样打扮,上了岁数的中年男子来到了斗篷男的身边。
  “裴通见过沈大人!“看着站在自己身边的中年男子,斗篷男躬身便拜。
  这名中年男子便是大理寺卿沈放,陈仲理的忠心铁粉,见裴通行礼,沈放虚还以礼,轻抚着颔下胡须,一双布满皱纹的眸子向着那些跪地之人乜斜了一下,冷声问道:“就这些人?“
  裴通应声回答:“院落里的犯民差不多都在这儿了,唯独不见犯妇段锦娘和那个五六岁的孩子。”
  “当日设计劫囚的妇人在哪儿?“沈放的声音稍显嘶哑沉重,裴通拍了拍巴掌,两名黑衣随从便将一个素布帆衣的中年妇人押解到了这位大理寺卿面前。
  看着那个蓬头垢面的妇人,还真是让人无法与帝都南城那个仅以一匹锦缎便将段锦娘救走的奇人方士联想到一起。
  “她就是黄姑?”沈放将信将疑的问着,末了还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个看似平庸无奇的妇人。
  裴通确信的点了点头,沈放也不多做啰嗦,呼唤左右道:“来呀,将这个妇人带回大理寺问话。”沈大人说完之后,转身便率着押解黄姑的亲随径直离开了宅子。
  待到沈放离开之后,裴通不露声色的微微颔首示意,十余柄雪亮的扣环刀同时扬起,随即又齐刷刷的落了下去。数腔热血喷洒而出,十余具尸体倒在了血泊之中。
  看着地上横陈的尸首,裴通环顾了一下这座宅子,悠悠的吩咐道:“把这些死尸处理干净,留下一队人马四处找寻下落不明之人,其余人随我回宫复命!”
  一行人离开了宅院,惨遭屠戮者的尸首也被处理的干干净净,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般,可是任谁也不会想到,院落南墙与两口水缸间的缝隙里,青石板缓缓的抬了起来,一双充满稚气的眼睛正死死的盯着离开的裴通等人,在这双眸子里,一股与其年纪全然不符的恨意游离其间。
  地板下是一处足可容纳两三人避祸的地窖,在距离那双眼睛的主人数步的位置,一名身姿绰约,容貌端庄绮丽的女子正用一双青葱玉手犹自紧掩着口鼻,生怕自己会发出什么响动,双眸含泪梨花带雨的蜷缩在地窖角落。
  ……
  苍岩寺内,自西数第二处厢房,那是徐衾一行人的住所,一大清早,朱离等人便被主持邀请去指点寺中武僧布操,厢房里只留下了陆钦一个。
  陆钦何等聪明,自然知道主公必是有事交代,是以恭敬的问:“不知主公有何吩咐?“
  徐衾披着一件绒絮锦袍,那是昨晚宇文欣连夜托人送来的,昨夜一战,这位不知何往甚至连名号都不曾透露的翩翩公子俨然成了备受全寺上下争相崇敬之人。
  徐衾不动声色的来到心腹中最为精明的陆钦身边,附耳低语了一番,便将一封连夜写好的书信和一只绕肩包裹交给了他。
  陆钦频频点头,帮着陆统领整理好了衣襟,徐衾满意的颔了颔首,平和的叮嘱道:“此去江陵凡事多加小心,若是事情不成,切记不可强为,我会在这条路上沿途安排好路引,待到一切妥当之后,你我兄弟在长安相会!”
  “属下办事自有分寸,主公不必挂怀!“陆钦思虑片刻,忧心忡忡的说:”倒是北上长安这一路上山凶水险,免不了吃苦受难,万望主公珍重!”
  听陆钦说出这话,徐衾心中一暖,拍了拍陆统领的肩膀,淡笑道:“放心吧,有朱离和焦绰在,我能有什么危难?“
  “嗯,末将去了!”陆钦躬身便拜,随后转身出门,洒脱的消失在了徐衾的视线之中。
  陆钦前脚刚走,厢房之中便迎来了一位不寻常的客人,被身形魁梧的府兵众星捧月般簇拥着踏进了徐衾的住处。
  “果真还是来了!”徐衾心里这样想着,面上却摆出一副见到生面孔该有的警觉,迟疑的问:“此处乃私人住所,主持的禅室在东面,各位不是走错了吧?”
  看着眼前人那副警惕的浑然憨态,最前端的太府卿宇文欣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赶忙斥退左右,行君子礼道:“公子不必惊慌,在下宇文欣,乃我朝内苑太府卿,为谢昨日之恩,特来拜会,并无他意。”
  “哦,那是在下失礼了!“徐衾的面容稍微舒缓了一些,微微侧手,指引着宇文欣来到了房中茶案边上,双双袭地跪坐下来。
  徐衾从容的为宇文欣斟上热茶,这位太府卿也不见外,相对酌了一回,相互寒暄几句之后,宇文欣便开诚布公的问:“昨夜幸得公子相救,皇嫂方得周全,惭愧至今不知公子尊姓大名,还望不吝赐知。“
  “府卿大人言重了,名号之事何须遮拦。”
  徐衾提起紫砂壶将二人茶杯补满,从容不迫的回答:“在下姓伊,单名一个瑾字,祖上世居江陵,故称江陵伊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