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赵丹拜师

  三月二十八,黄道吉日。
  这一日,刘宣的府上忙碌不休,侍从不断穿梭,忙着布置拜师现场。
  侍从不是刘宣府上的人,是宫中的内侍。
  赵丹拜师的地点,不在宫内,而是选在了刘宣的府上。拜师时,有朝中的文武官员前来观礼,赵何和田欣也会参与,见证赵丹拜师的一幕。
  这样的阵仗,非同凡响。
  甚至,令无数人惊讶。
  赵丹作为嫡公子,选择了老师,直接定下就行,没有必要大张旗鼓的操办。偏偏赵何安排了这一出。从这一举动中,朝中官员也看出了赵何对刘宣的器重,看出了刘宣现在的权势。
  府外已经是车水马龙。
  一辆辆马车行驶而来,在府外的街道停下。
  朝中的官员递上名帖,依次进入。这些的官员的身份,都极为尊贵,否则没有资格观礼。
  众人进入,在大厅中各自落座。
  各自和相熟的人聊着天,颇为热闹。
  刘宣没有参与接待,一应接待的事情,都由宦者令缪贤操持。
  后院中。
  刘宣和赵胜、廉颇聊天。
  赵胜和廉颇说着的拜师,都向刘宣道贺。在三人闲聊的时候,急促的脚步声从院子外传了进来,缪贤神色匆匆,他进入院子,向赵胜、刘宣和廉颇行礼,说道:“刘相,大王的王驾马上就到,快准备迎驾。”
  刘宣连忙起身,领着赵胜、廉颇往府邸门口行去。
  一行人在门口等待。
  不一会儿,赵何、田欣和赵丹下了马车。
  刘宣是主人,但也是臣子,他连忙迈步走了上去,行礼道:“微臣刘宣,拜见大王、王后。”
  赵何道:“先生不必多礼。”
  田欣颔首致意。
  赵丹往前走了一步,双手合拢,恭敬的道:“赵丹见过刘相。”
  刘宣道:“丹公子有礼了。”
  刘宣一侧身,摆手道:“大王,请!”
  赵何领着田欣和赵丹往府内行去,赵胜、刘宣和廉颇紧随其后。
  一行人往大厅行去,原本议论纷纷的大厅,在赵何抵达的消息传开后,大厅中官员噤声,瞬间安静了下来。当赵何进入的瞬间,所有人都站起来,躬身迎接。
  赵何没有坐正上方的位置,而是坐在了下方的首位。田欣挨着赵何落座,赵丹站在赵何的身边,反倒是刘宣,坐在了主位上。
  众人落座。
  缪贤站出来,他主持赵丹的拜师典礼,朗声道:“吉时到,请公子丹。”
  赵丹早就得了吩咐,他知道接下来的流程。当即,他从赵何的身旁走出来,然后站到大厅中,神色拘谨,更有一抹紧张。
  缪贤道:“奉礼!”
  话音落下,侍从拿着一口精致的盒子走上来,递到赵丹的手中。
  赵丹走上前,又把盒子递到刘宣的面前。
  刘宣接过,便放在一旁。一般的拜师,都会有束脩,这是所谓的拜师礼。但在这时代,没有规定死拜师礼是什么,奉上的礼物多是肉脯,也就是腊肉。
  可赵丹的身份不同,赵丹拜师,赵何准备的礼物很贵重,都是极为值钱的珠宝玉器。
  “拜!”
  缪贤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赵丹撩起衣袍,在刘宣的面前跪下三叩首,恭恭敬敬的向刘宣行礼。
  “起!”
  缪贤再次喊话。
  在赵丹站了起来后,缪贤又喊了两次,让赵丹行完了三跪九叩之礼。
  这是最重的行礼方式。
  事实上,刘宣事先也知道。只是对于赵丹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刘宣认为没有必要,毕竟赵丹是嫡公子,身份尊贵。即使是拜师,一跪三叩足够了。
  赵何却坚持要三跪九叩,所以才有了赵丹三跪九叩。
  缪贤主持礼仪,又按照接下来的章程,一步步的往下安排。足足进行了小半刻钟,繁琐的礼仪才结束,赵丹又恭敬的站起身。
  “礼成!”
  缪贤郑重的脸上,掠过一丝的笑意。
  这一刻,赵丹正式成为刘宣的弟子,列入刘宣门下。百官的目光都落在刘宣的身上,接下来是刘宣说话勉励赵丹的时间。
  刘宣面色平静,缓缓说道:“公子丹!”
  “弟子在!”
  赵丹恭敬的回答。
  公子丹,是对赵丹的称呼,等同于称呼赵丹。但称呼‘公子丹’,又比直呼赵丹更委婉。而称呼丹公子,是对赵丹的敬称。如今刘宣是赵丹的老师,是长辈,称呼丹公子不合适,直呼‘赵丹’又不够亲切,称呼公子丹最为恰当。
  刘宣正色道:“既然拜我为师,为师有三点要求。”
  赵丹道:“请老师示下。”
  刘宣不急不慢的道:“第一,戒骄戒躁。大王时常提及你,说你天性聪颖,将来必成大器。但小时聪慧,长大却泯然于众的人过过江之鲫,数之不尽。今日的赵丹天资聪颖,但未来的赵丹却未必能聪慧过人。唯有戒骄戒躁,用心读书,才能不辜负大王对你的期望。”
  赵丹双手合拢,道谢道:“老师教诲,弟子谨记于心。”
  赵何闻言,捋着胡须颔首。
  田欣妙目转动,脸上也露出激动的神色。她的儿子,终于成了刘宣的弟子。有刘宣的照拂和教导,赵丹必然能顺利的继位。
  刘宣继续说道:“第二,勤拂内心。你年纪小,还在不断的成长。在这途中,会遇到诸多的事情,不论是挫折,亦或是困惑,都要自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便是时常拂扫内心,不让自己犯错。不能因坏事小就去做,也不能因善事小就不做。”
  赵丹又行礼道谢。
  刘宣继续道:“第三,要有担当。你出身王室,是大王的嫡子,生而不凡。你生下来,肩膀上就担着赵国的未来。当今天下纷争不断,你必须有足够的担当,为赵国的崛起而努力,为赵国屹立在列国之巅而奋斗。”
  “老师教诲,弟子铭记于心。”
  赵丹虽然聪慧,却也懵懵懂懂的。
  大道理,他似懂非懂。
  刘宣没有说太多,说完后,他从长袖中取出一卷竹简,正色道:“这一卷书名为《劝学》,是你师祖荀子手书,在为师离开临淄时,他老人家所赠。为师一直带在身上,时常诵读。如今,为师赠与你,望你勤奋读书。”
  “谢老师!”
  赵丹双手摊开,接过了荀子亲自手书的《劝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